關鍵字:關節病變
-
僵直性脊椎炎中醫也能治? 中醫依病症區分4類型解析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56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超過9成患者帶有HLA-B27基因,發病時關節會有發炎腫脹狀況,但在中醫來看,其屬「痹症」範圍,病因和「風、寒、濕」邪氣有關,中醫師周大翔表示,根據中醫辨證論治,僵直性脊椎炎可分成肝腎虧虛型、氣血虛弱型、寒凝督脈型、瘀阻筋骨型,治療主要會以活血止痛、舒筋骨、利關節為目標。 -
關節變形坐輪椅仍出國旅遊完成婚姻 血友病患重拾人生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74血友病是因人體內第8或第9凝血因子缺乏,所造成的一種遺傳性凝血障礙疾病,可分成缺乏第8凝血因子的A型血友病,及缺乏第9凝血因子的B型血友病;又可依照其凝血因子的缺乏程度,分成輕、中及重度血友病,患者絕大部分是男性,受傷後或關節容易因此而流血不止,也很容易關節自發性出血。世界血友病聯盟於2000年提出,除了第8或第9凝血因子缺乏的血友病以外,其它包括類血友病、先天性罕見出血性疾病、先天性血小板功能異常疾病,也應給予妥善照顧。 -
4月17日世界血友病日 郭泓志站台鼓勵血友病友愛運動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200大家多少都聽說「血友病」一詞,但你知道血友病是什麼嗎?馬偕醫院表示,血友病患者因體內凝血因子不足可能導致受傷時發生血流不止、關節腫脹瘀青等狀況。血友病的病友因為擔心在日常活動的選擇上較為保守,或因為出血導致行動有較多限制,但規律的運動能夠幫助建立健康的骨骼與支撐關節的肌肉,有助於預防出血和關節損傷。在現今治療及科技的輔助下,其實病友可以體驗和一般人無異的生活。 -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青壯族群 初期易被誤診恐延誤就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9242歲的陳小姐,20年前以為是車禍後遺症導致肌腱炎,服用消炎藥半年未痊癒,進一步檢查才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當時她正處於為夢想拚搏的年紀,確診有如按下人生暫停鍵;原先喜好烘焙的她,因疼痛無法打蛋、揉麵團,被迫放棄開店夢想。回想過去,陳小姐難掩心酸情緒。 -
血友病患者體內缺乏凝血因子 醫:恐提升關節病變風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58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中醫大兒童醫院顧問彭慶添醫師表示,血友病為血液疾病,體內缺乏凝血因子,以致血液不易凝固。患者因關節長期反覆出血,以致關節病變。 -
喝酒傷骨頭!男子髖關節病變難走路 竟和長期應酬有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0456歲林先生年輕時因工作需要,經常喝酒應酬,但最近幾年,走路時骨盆腔疼痛,宛如螃蟹過街,就醫檢查,左側髖骨「蛀掉了」,確診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
24節氣「大寒」過後迎新春! 中醫師教你體內除舊佈新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2「大寒」是24節氣中最後1個節氣(1月20日至2月3日),為1年中陰陽轉換的重要時機,代表冬季即將結束,準備進入生機盎然的春季了。 -
2020年就醫王是他 男子骨關節炎、頭痛1年就診839次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14受到新冠疫情衝擊,這1、2年醫療院所門診量大減,但仍有患者天天往醫院跑,2020年就醫次數之冠是1名50多歲罹患骨關節炎、頭痛的男性,1年內就診839次,等於每天至少就醫2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