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防疫工作
-
新冠確診有年輕化趨勢 開學後校園如何做好防疫工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78目前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政府從7月27日起施行適度降級微解封之相關措施,環顧目前世界的疫情變化,每天確診人數仍然沒有減少,在美國截至7月28日,18歲以上的民眾接受疫苗施打至少一劑已達70%,完整二劑亦有60%,但每天確診數持續攀升,而且在麻州有多起群聚感染,其中74%已打完二劑疫苗,雖然死亡率未見上升(死亡者大部分為未接種疫苗者)。 -
號召歐美亞太18國線上研討會 陳建仁分享數位抗疫經驗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73衛福部疾管署在8月25日與26日,舉辦線上國際研討會,分享傳染病數位工具應用在台灣利用科技防治傳染病成果,由前副總統陳建仁、衛福部次長薛瑞元、疾管署署長周志浩署長與18國產官學專家,希望能提升亞太抗疫能力。 -
返回工作崗位不適應? 心理師傳授4招心情不「鬱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998國外研究指出,2020年12月美國疫情嚴重時,約有42%的人出現憂鬱或焦慮症狀,相較疫情前的11%,增加近3倍;而英國出現相關症狀的人,也在疫情爆發後,增加將近1倍。疫情帶給人們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而今疫情趨緩,台灣逐步放寬防疫準則,上班族取消居家辦公、學生返回校園、餐廳開放內用,但是久居家中後,人潮、應酬邀約與正常上下班的生活都可能造成部分易焦慮民眾的心理壓力。 -
企業防疫福利大調查 專家呼籲職安感控3方針照顧員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2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昨(21)日發表「企業防疫福利大調查」成果,共有1,117名企業的雇主、人資部門、護理人員及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師等相關人員填答問卷,問卷涵蓋調查員工健檢、疫苗福利、疾病教育課程等職安措施。 -
對抗隱形缺氧猝死 智慧醫療「血氧即時監測平台」上線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164「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可以隨時監測患者生命徵象,一旦血氧濃度低於95%,就會即時發出聲響,予以示警。醫護也能透過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將視線所見的環境影像傳送回遠端,讓遠端醫師不需直接患者,就能提供即時醫療診斷,減少人員染疫風險。 -
採買民生用品恐成防疫破口 英國3大指引降低感染風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240近期因傳統市場的人潮群聚,致使更多民眾改為前往超市賣場消費,端午節連假3天,透過賣場業者即時公布的人流資訊,短短幾個小時即累積上百人的進場人數,整天下來,進場人流尤其可觀。 -
3級警戒引發壓力與恐懼 除保持距離心理防疫也不可少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129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唐守志說,不確定感和無助感,容易引起人們的壓力、擔心和恐懼,當這些負面情緒得不到調節,並且持續地累積,最終可能將會侵害我們的心理健康。 -
吃西洋芹覺得苦是「超級味覺」 感染新冠風險可能較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36常有人覺得西洋芹沒什麼味道,帶著淡淡香氣適合生吃,或燙青花菜覺得清爽脆口,但是有一些人吃到西洋芹或青花菜時,會覺得有苦味,很有可能在遺傳上,對苦味趕度非常高,可能就是「超級味覺」,美國Baton Rouge 醫學中心學者Henry Barham發現,具有「超級味覺」民眾感染新冠風險可能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