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防疫警戒
-
借鑑英國經驗 微解封後的台灣該如何平衡經濟與防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57前北榮感染科主治醫師鄭元瑜表示,英國的解封在媒體上可以看到很多批評的聲音,也有許多專家學者反對解封,因為解封之前,英國的病例數就已經在快速上升,之後就只會上升的更快,住院人數和死亡人數雖然因為疫苗的普及比較緩和,但是也會持續上升,這看起來是1個比較糟糕的政策。 -
加強防疫室內通風處種植薄荷 可抑制新冠肺炎病毒活性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4薄荷是西式料理中常見的食材,國內最新研究發現,薄荷還可抑制新冠肺炎病毒活性,專家建議,防疫警戒降級之後,民眾應盡可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加強空氣交換,並在陽台多多種植薄荷。 -
外送平台比一比你都點什麼? 疫情期間大家最愛點便當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298《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2個月內「外送平台」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4大美食外送平台的網路討論聲量,以及網友熱議的八大外送美食有哪些。 -
變種病毒威脅「+0」有難度 陳秀熙分析疫情解封可行性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0全國3級警戒近2個月,許多家庭經濟受到影響,外界期盼7月26日後疫情防疫警戒能降級,台大公衛系教授陳秀熙列舉出5大指標,認為現具備解封的條件,但要「+0」則有一定難度。 -
屏東Delta群聚再擴增 網傳mRNA疫苗改變DNA是誤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7屏東秘魯返台境外移入祖孫兩人引發Delta病毒群聚事件,截至今(27)日已有12人確診,陳時中表示,在12人中,透過基因定序發現8例感染Delta變種病毒株,屬於同一個群聚,其餘4人仍會確認病毒株類型,但應該也是Delta。 -
3級警戒引發壓力與恐懼 除保持距離心理防疫也不可少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025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唐守志說,不確定感和無助感,容易引起人們的壓力、擔心和恐懼,當這些負面情緒得不到調節,並且持續地累積,最終可能將會侵害我們的心理健康。 -
本土增211仍持續加強篩檢 陳時中:擔憂社區隱形個案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57今(7)日中心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本土病例新增211例,分別為106例男性與10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個案分布新北市82例、台北市60例、苗栗縣45例等,3個熱區縣市都有下降趨勢,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不排除周末篩檢數量少,讓新確診人數下滑。 -
升3級警戒奏效! 新冠個案傳染數從15人高峰降至1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86新冠本土疫情正在趨緩!今(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274例本土病例,校正回歸73名個案,單日確診人數上升347例,指揮中心強調,目前已觀察到1名感染病患,由最高可傳15個人,下降到1.02人,顯示第3級警戒發揮效用,呼籲大家一起嚴守住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