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降低死亡風險
-
晚期膽道癌及晚期肝癌免疫治療健保給付 減輕癌友負擔
癌症新知 / 肝癌1143070歲婦女患有肝炎,且腎臟功能不佳,健康檢查報告顯示,肝癌指數飆破10萬,緊急就醫,確診為晚期肝癌,腫瘤已達9公分,壓迫右側門靜脈,導致血流受阻,危及生命。在醫師評估及建議下第1線使用「雙免疫治療」,腫瘤縮小,肝癌指數下降至正常值。 -
4年來首例!未滿1歲女嬰肉毒桿菌中毒 加護病房治療中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161疾管署今天發布,少見的嬰兒肉毒桿菌中毒個案,1名未滿1歲女嬰,平日僅食用母乳及水果泥、蔬菜泥等罐裝副食品,去年底活動力逐漸下,在今年初就醫,卻在糞便中檢出肉毒桿菌及毒素基因,目前仍在小兒加護病房治療,為4年來嬰兒肉毒桿菌中毒的新發個案。 -
心臟病死因排第2! 中醫親授嚴峻冬日該如何降低風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057冬日溫差大,容易因為血管收縮,導致增加部份心血管疾病風險,根據衛福部統計,112年國人10大死因中,心臟疾病排名第2,實在不容輕忽。為因應近日寒冬的低溫,「中醫治療心血管疾病」於今日(16)招開,邀請各大中醫師蒞臨現場,提供心血管疾病相關的衛教資訊。 -
新冠、流感同時中!30多歲婦人併發重症 仍在加護治療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115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林詠青今(7)日表示,北部有名30多歲婦人,本身患有神經系統慢性病,未接種JN.1疫苗及流感疫苗,去年12月中旬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服用成藥後不見效果,至診所就醫但症狀沒改善;12月下旬被送至到急診,檢查發現同時感染新冠、流感,且併發肺炎重症,雖服用2項抗病毒藥物,但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 -
乳癌中西醫併治可降低死亡風險 注重術後調理防副作用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60乳癌是台灣女性十大癌症之首,近年來整體發生率持續上升,只有疫情期間因為篩檢人數銳減,所以減少約1成,隨著疫情解封,人流除了會慢慢回流,更令人擔心的是患者可能因為延誤確診,因而提高死亡率。一般而言,如果在2期以前發現,5年存活率將近高達9成,但隨著期數的增加,到了第4期的5年存活率已經低到只剩下25%。 -
吃太燙也可能導致食道癌 晚期上消化道癌症治療新突破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69508消化道不適雖常見,但民眾卻時常忽略上消化道癌症的危險性,在台灣,每天竟有約10人會因食道癌及胃癌離世,年死亡人數更高達4千人! -
消防員搶救心肌梗塞僅花46分鐘! 醫:簡直教科書等級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24台中73歲廖姓老翁上月因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緊急通報消防隊送醫,途中隊員執行心電圖檢查,確認病情後聯絡線上醫師指導採取「TCP 經皮心律調節器」,維持穩定心跳及血壓,降低猝死風險,到院後立即交由待命醫療團隊接手執行置放支架手術打通血管,全程耗時46分鐘,讓急診醫師直說:「簡直教科書等級!」 -
癌友、罕病病友受益! 多項新藥納健保與擴增給付範圍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669中央健康保險署於112年10月19日召開「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經過醫藥界、付費者代表及病友團體的共同努力,通過多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和擴增給付規定案,包括擴增給付於兒童氣喘及異位性皮膚炎、治療頭頸癌等多項癌藥、治療β型海洋性貧血之罕藥、擴增給付於慢性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