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降尿酸藥
-
做過聽力篩檢長大發現還是有問題? 基因檢測1次全知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274最首要的是國家提供的篩檢項目,包含代謝篩檢與聽力篩檢。目前的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有21個項目,這些代謝疾病若未能及時治療,可能造成損害,導致永久性後遺症。 -
放任痛風不管反覆發作 這種疾病會跟著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50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這名男性自述沒有高血壓、糖尿病,但是這半年來經常痛風發作,1個月就有2、3次關節腫痛,但他沒有就醫,僅在發作時自行吃止痛藥,也並未做持續預防的治療,痛風反反覆覆發作。 -
男子聚餐狂嗑20隻蝦 未料痛風發作幾乎寸步難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17楊先生自述,日前也曾在買完東西的返家途中,痛風突然發作,從店門口到停車場僅短短100多公尺幾乎寸步難行,但認為自己還年輕,應該沒什麼要緊,直到這次再度復發,才到醫院抽血檢查,發現尿酸值高達9.3mg/dl(男性正常值3.0至7.0mg/dl),透過腎臟超音波檢查也發現有幾顆痛風結晶石,屬於高尿酸血症患者,經給予降尿酸藥物、調整飲食以及每天喝至少3公升開水等方式後,約4個月後尿酸值順利降至4.3mg/dl。 -
體質容易藥物過敏 原來是帶有這個基因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33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證實,特殊體質(帶有基因型HLA-B*13:01)與發生磺胺藥物過敏有關。國人如果帶有這特殊基因型,在使用磺胺藥物產生嚴重藥物過敏的風險是正常健康族群的40倍以上,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2018年7月國際著名皮膚學研究期刊《皮膚病學研究雜誌》(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
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 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46結果顯示,如以追蹤8年來看,接受一般降尿酸劑量藥物治療的痛風患者,與沒有用藥的患者相較,兩者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效果兩者差不多。但時間拉長來看,在服用較高劑量降尿酸藥物的痛風患者、以及用藥時間超過8年以上,則心血管疾病風險明顯降低,且劑量越高、服用時間越長,則預防效果更好。 -
藥物過敏恐致死 服用後若眼紅、皮疹需回診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763陳文雯表示,藥物過敏6大前兆症狀,包括「疹」、「破」、「痛」、「紅」、「腫」、「燒」。民眾在服用藥物後,若出現皮膚紅疹等疑似藥物不良反應,切忌自行停藥、換藥,應立即攜帶藥袋回診諮詢。 -
冬日大啖鍋物不忌口 當心痛風找上門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57蕭凱鴻指出,痛風原因為體內「普林」代謝異常,或是腎臟排出尿酸的功能障礙,導致血中尿酸過高。過多的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內,造成關節痛、腫脹和變形,最後也可能導致殘廢和腎衰竭。 -
服藥後「疹破痛紅腫燒」 恐為藥物過敏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772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若服藥後出現「疹、破、痛、紅、腫、燒」等六大藥物過敏初期症狀,應提高警覺,立即停藥,尋求醫師協助。食藥署與藥害救濟基金會推出「藥物過敏早期症狀自我檢視表」,民眾可據此自我檢視判斷,是否藥物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