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陰虛
-
冬季皮膚乾癢發炎擋不住? 中醫傳授5招擺脫惱人濕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991位49歲的女性因全身搔癢難耐前來中醫門診,該病患皮膚摸乾燥,小腿前側有些許龜裂及脫屑,莊可鈞中醫師表示,這是典型冬季癢的表現。經過把脈和舌診後,判斷為血虛風燥型的濕疹,經過2個禮拜的調養,搔癢改善許多。 -
立冬要吃薑母鴨、羊肉爐?進補錯了反傷身 恐燥熱上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13立冬進補要吃些什麼呢?許多人可能會選擇薑母鴨、燒酒雞、麻油雞和羊肉爐等料理,中醫師楊佩鈺提醒,進補食材多數屬溫熱性,若過量食用或食材搭配不當,易引發「燥熱上火」症狀,容易出現口乾、便秘、睡眠不佳,建議補氣血時,適量搭配滋陰潤燥的食材,如枸杞、紅棗,保持身體陰陽平衡。 -
霜降養生!學會1料理、按壓2穴道 溫腎暖脾增強免疫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17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即將轉換成冬季的過渡節氣,舉凡季節轉換節氣都會透過自然界的大改變而影響身體,導致體內氣血平衡變動較大。霜降節氣也是呼吸系統過敏及感染好發季節,睿鳴堂中醫診所周大翔中醫師表示然而比起進入冬季後身體為了儲藏能量而內收氣血,霜降節氣是進入冬季前最好的調理滋補時節。 -
乾燥症不只眼睛乾!中醫教你按壓穴位 遠離惱人乾燥症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050年過50的孔小姐,眼睛乾澀且有異物感已超過3年,最初於眼科診斷為虹彩炎,並接受類固醇眼藥水治療,但症狀反覆發作。隨後再度至醫院檢查,確診為乾燥症。儘管使用西藥及眼藥水治療,但不適感依然存在,遂前往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尋求幫助。 -
「秋燥」成減重大敵?中醫破除飲食5迷思 不復胖有3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20秋天想要瘦身,可別讓「秋燥」壞了你的減重大計!中醫師提醒,秋天氣候乾燥,容易耗傷人體津液,容易引發「秋燥」,導致呼吸道不適、皮膚乾燥及便秘等問題。減重過程中,體內水分流失較快,需注意「滋陰潤燥」,以「養陰」為主。飲食上可多攝取潤肺生津的食材,不僅能幫助身體燃燒脂肪,還能保持內外平衡。 -
乾癬4體質!3旬男子嚴重乾癬 中醫調理4個月皮膚有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41秋老虎發威!高溫炎熱的天氣不僅讓人汗流浹背,更容易加劇乾癬症狀,佑德中醫診所張賜興醫師指出,高溫潮溼的天氣容易誘發乾癬惡化主因,與乾癬患者偏濕熱或燥熱等常見的4種體質有關,建議乾癬患者盡量待在溫度舒爽的環境。 -
乳癌治療後出現類更年期症狀 中醫調理助病友改善不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89化學治療與荷爾蒙療法對乳癌病友出現更年期症狀有著密切關連性,治療過程中會導致雌激素作用減少,甚至進而停經。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許雅婷表示,雌激素的作用減少意味著女性逐漸進入類更年期狀態,所以乳癌病友在治療期間便容易出現潮熱盜汗、心悸胸悶、肌肉痠痛、睡眠障礙、焦慮煩躁、陰道乾澀、排尿困難等表現。 -
入秋乾眼症發作!點人工淚液又無效 中醫藥方緩解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71乾眼症常見症狀包括眼睛乾澀、易疲倦、發癢、有異物感,甚至是出現灼熱痛感等不適,尤其從中醫角度來看,陰虛型體質者秋天時容易乾眼症發作!中醫師賴睿昕指出,年長者多屬這類體質,由於年紀大,身體機能走下坡,肝腎虧虛,體內的血液不足而無法濡養眼睛,因此秋冬季節時乾澀症狀特別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