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隱私
-
兒盟:5兒少有1人遭網路詐騙 曾被網友「騙色」更難防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162戶外連日高溫,在室內吹冷氣、滑手機上網,已成為現在青少年最常見的娛樂。然兒福聯盟希望家長注意,今年兒少上網時間比疫情前多5小時,且每5人就有1人曾遭詐騙,甚至有2成左右的兒少險掉入「騙色」陷阱!兒盟建議家長可以與兒少共同設立「螢幕時間上限」,教導網路使用觀念,同時籲政府成立專責單位,參考英國網路安全委員會,建立跨域整合政府、執法單位、企業及第3方部門的機制,全面性保障兒少網路安全。 -
愛滋病毒測不到=不具傳染力!4成感染者不知「U=U」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3635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將7月2日訂為「U=U Day」,力求讓所有人不再為愛滋所恐懼。 -
近3萬青年曾遭網路霸凌 董氏調查逾5千人有過自殺念頭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734董氏基金會自2020年起進行網路霸凌傷害防治工作,將每年6月第3個星期五倡議為「停止網路霸凌日」,同時發展教案、設計教育課程、短片、舉辦講座等,藉此提升青少年心理韌性及網路霸凌防治觀念。 -
私密被外流女性免驚 衛福部「性影像處理中心」當靠山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932衛生福利部呼籲社會大眾「終結性影像,沒有人是局外人」,看見性影像內容侵犯自己或他人,「要」主動求助、境內外平台業者知悉性影像內容,「要」主動下架;及「不」拍、「不」傳、「不」留,一起防制性影像散布。 -
3成高中職生看過「18禁」 逾百名兒少在社群傳私密照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907社群網站興起,不少網路笑話時常說「臉書是老年人使用的玩意」那麼年輕人都用什麼呢?近期多起兒少因手機使用與家長產生衝突的新聞,顯見父母正面臨數位時代教養的新挑戰。家扶基金會近日公布最新《兒少網路社群使用習慣調查》,問卷回收16,678份,結果發現,「影音社群」受到台灣兒少的歡迎。
-
輔大數位健康技術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探討數位健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244數位健康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包含數據分析與運用、電子病歷、遠端診療、健康監測等。台北醫學大學數據處許明暉教授發表專題演講時說明,運用數位健康技術將可突破過去的醫療限制,對於診斷、治療、疾病預測、促進研究發展等皆有幫助。 -
捐血樣本研究新冠爆個資爭議 羅一鈞:有合法善盡告知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52衛福部血液基金會配合辦理「新冠病毒血清抗體監視系統」作業,用捐血者的血液留樣檢體進行研究,卻引發部分人士隱私上的疑慮。對此指揮中心今(10)日表示,這項作業是依照傳染病防治法以及實施辦法執行的公務常規監測,不必送倫理審查;加上檢體不會識別特定人士,請捐血者放心。 -
兒福聯盟:1成2高中生心理壓力大 專家建議納定時檢查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027社會不斷在進步,若論物質享受,現代父母能給予的、孩子所獲得的相比過去絕對豐富許多,但是我們的孩子有因此變得比較快樂嗎?兒福聯盟透過DASS21情緒自評量表,針對全台12到17歲的國高中生進行抽樣調查,發現有超過一成的學生壓力程度達嚴重等級以上,其中高中生(16.0%)的壓力指數更將近是國中生(8.2%)的兩倍之多。除此之外根據衛福部於2021年公布的統計報告更指出,「自殺」已攀升至15到24歲青少年死因第2位,顯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