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電子書
-
肥胖恐與200多種疾病有關 學會2招判斷體重是否超標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82台灣成人每2人就有1人體重超標,推估超過1千萬名成人有體重問題,醫師呼籲,多數人對肥胖的危害認知不足,殊不知放任脂肪肆意發展而不加控管,肥胖恐提高超過200種疾病風險,甚至導致全因死亡率上升!文獻研究顯示,肥胖者併發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數倍,且肥胖持續時間越久,發病機率的相差倍數越高。以心臟衰竭、心肌梗塞、腦中風和骨關節炎為例,肥胖10年發病率幾乎是肥胖5年者的2倍。另外,長期肥胖與預計壽命變短有關,研究也發現,BMI 30至35,平均預期壽命減少約3年、BMI為40-50,平均預期壽命更是大幅減少約8至10年。 -
台灣醫療照護揚名國際 健保署出版全民健保英文電子書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430健保署與國際知名出版社Springer Nature合作,自111年8月15日線上發行「Digital Health Care in Taiwan」電子書,可作為其他國家建構數位醫療服務體系時的重要參考。 -
「我們都有病」也沒關係 謝采倪教癌友善用假髮出指南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3022癌症向來不是老人的專利,這位擔任UIUX工程師的20多歲少女,卻被醫師宣佈自己罹患淋巴癌第3期。這一瞬間,她突然感到還離她很遠的「死亡」,正向她一步步進逼而來。「我們都有病」社群創辦人謝采倪在罹癌後,以一首諷刺社會眼光的饒舌歌曲爆紅,隨後創立了社群,以及《癌友假髮指南》造福更多癌友。 -
常打電腦或是午休趴睡 壓迫神經恐引起肘隧道症候群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90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何宇淳指出,許多人在小時候都玩過「麻筋」的遊戲,同學們會以手指互彈手肘的內側,只要撞擊到正確位置,就可以讓整隻手瞬間又麻又痛又無力。 -
如何增加親子共讀互動? 選對閱讀方式很重要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563閱讀紙本書籍時,父母更有可能問孩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以徵求他們對故事或觀點的看法,讓親子間互動更多;但是閱讀電子書的時候,敲擊和滑動螢幕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就會錯過和父母親之間的互動和溝通,甚至可能雙方都想控制電子書或平板電腦,而將彼此的手推開或將平板電腦移開,造成衝突。 -
親子共讀紙本書 互動形式難被電子書取代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146密西根大學C.S. Mott兒童醫院的兒童發育行為科學家暨首席研究員的Tiffany Munzer博士指出,他和團隊研究發現,家長和孩童在閱讀紙本書籍時,談論內容變得豐富,互動也更多,且能自然合作完成拿書或翻頁的任務。 -
愛滋衛教時尚化 「愛無懼」火紅出刊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940愛之希望協會理事長潘純媚表示,去年推出「愛無懼陽光指南」,希望能夠將輔導經驗與感染者心路歷程分享出來,讓這些愛滋感染者不再感到孤單,不用待在陰暗中恐懼。指南推出後,獲得廣大迴響。 -
平板電腦夯 小心家中學童近視度數暴增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301聚英視光眼科診所梁智凱醫師指出,人類眼睛的設計,是以望向遠方最為輕鬆,在看近的事物時,眼睛需要費力做調節。由於小朋友的調節力常常過於旺盛,只要休息不足,這樣的調節力便無法自行放鬆,形成所謂「調節痙攣」,也就是俗稱的假性近視。初期不會影響視力,往往不容易發現,等到過段時間眼軸變長,開始朝向真性近視發展時,視力便隨之開始下降,一做檢查才突然發現近視度數暴增。若是家長沒有注意孩子看東西時開始習慣歪頭或瞇眼睛,出現一些不正常的用力狀態,或是距離電視越來越近這些警訊,可能要等到學校定期的視力健康檢查才能篩檢出視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