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霾害
-
中研院:高濃度PM2.5籠罩 肝癌風險增兩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08中央研究院與陽明、成功大學合作,率先全球發現,長期暴露在高濃度的PM2.5環境裡,會提高約兩成的罹患肝癌風險。研究團隊在台北、新竹、嘉義、屏東及離島澎湖等5縣市抽樣2萬多30歲以上的巿民,平均追蹤近17年,結果發現,當中464人患肝癌。經比對病人的居住地與PM2.5指數後,本島及澎湖PM2.5濃度每立方米分別增加13.1微克及0.73微克時,患肝癌風險便提高22%。 -
空汙列為全民公敵 鼻過敏兒首當其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00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秋冬之際不少家長帶著家中的「過敏兒」前來就醫。在專業診斷後發現,孩子的過敏症狀除了流鼻水、頭暈、眼睛癢,還有因長期鼻過敏引發的鼻粘膜腫大。不時讓小朋友頭昏、呼吸不順暢、不停地揉擦鼻子,極不雅觀,鼻涕流個不停,夜晚睡覺時更是鼻塞一整夜,精神與專注力大幅下降,影響隔天學校的學習與考試表現。 -
PM2.5紫爆濃度破百 氣喘發作增四成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48桃園長庚醫院內科主任林鴻銓表示,誘發氣喘主要原因為塵蟎、刺激性氣體、季節交替及劇烈運動。近年來,每當秋冬季節,達紫爆等級的空汙氣體壟罩台灣,門診上成人氣喘患者就急遽增加四成。 -
空汙管制新條例 明年達緊急級禁開車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017環保署指出,本次修法中將會把細懸浮微粒(PM2.5)指標納入項目。以往,按照不同汙染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各訂定濃度標準值,且將空氣品質緊急應變濃度區分為三等級(初級、中級及緊急),但依循預警原則精神,將於緊急防制辦法中新增預警等級。 -
東北季風帶來霾害 秋冬眼疾患者增兩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30霾害是指空氣中的懸浮固體微粒,不僅會降低能見度,還容易引發呼吸道與眼睛疾病,書田診所眼科副院長廖士傑指出,空氣品質不良經常是因為懸浮微粒所造成,目前常聽到的PM2.5指的就是細懸浮微粒指標,當粒徑小於2.5微米的懸浮粒子達到高濃度時,對身體健康將有負面影響。 -
溫度變化劇烈加霾害 嬰幼兒過敏明顯增加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247寶寶3歲前的免疫平衡調控系統尚未發展成熟,很容易被誘發過敏體質,可謂是預防過敏的關鍵期。王泰儒提醒家長,務必掌握這段時間,做好環境控制,並為寶寶慎選飲食,才能避免孩子日後受過敏之苦,降低罹患免疫失衡的成人慢性文明病。 -
打鼾、呼吸中止症─溫差大 鼻過敏患者應慎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30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表示,冷空氣最直接影響的就是鼻子,鼻炎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功能本來就不好,遇上動輒十度左右的溫差,鼻甲過度充血就會讓鼻涕流不停,而且春天空氣中的花粉等懸浮物多,呼吸道容易因為鼻甲或扁桃腺肥大等因素,造成鼻咽喉腔狹窄造成呼吸不順,嚴重鼻塞導致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的發生機率增高。 -
霾害易引發過敏兒睡眠障礙 課業表現不佳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臺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部主治醫師江秉穎指出,霾害除了常造成眼睛、皮膚、呼吸道、肺部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更易引發的氣喘、哮喘或過敏性鼻炎,造成嚴重的睡眠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