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青少年肥胖
-
運動加均衡飲食 8歲腎病男童成功戰勝類固醇必胖魔咒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18「家長的陪伴與投入,是幫助孩子邁向健康最強大的後盾!」宜蘭1名年僅8歲的李姓男童,因病毒感染罹患了腎病症候群,必須長期服用類固醇,而他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打破了「類固醇必胖」的迷思,不僅成功控制體重,還逆轉原本的肥胖狀況,重拾運動熱情與自信,成為兒童健康生活的最佳典範。 -
每4名國中生就有1人過重 擺脫兒童肥胖家長陪伴是關鍵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132台大兒童醫院表示,兒童與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長期攝取高熱量飲食及日常活動量不足,導致熱量供需失衡,尤其多數成年人的肥胖問題從兒童、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因此呼籲大家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主要目標,培養健康的飲食與生活習慣,為今後的健康奠定一輩子的基礎。 -
兒童肥胖長不高!轉骨時機對 不讓骨齡超前、防性早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364沈瑞斌醫師說明,學齡兒童在6至12歲、第2性徵發育前,每年生長4至6公分是正常的;至於長高極大期女生落在初經前約11至12歲,男生在13至14歲,1年有機會抽高8至10公分,必須加以把握;通常女生長到14、15歲,而男生長到15、16歲就會停止。倘若學齡兒童1年生長曲線低於第3百分位、1年長不到4公分就要留意;此外,生長曲線高於第97百分位以上也須注意可能是內分泌出問題,如腦下垂體或腦內有腫瘤的疾病警訊。 -
過重也傷腎!兒童肥胖率高 3大腎臟地雷家長非知不可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88根據統計,台灣20歲以上慢性腎臟病比例高達12%,約每8個人就有1個屬於腎功能異常族群。進入成年階段之前的兒童及青少年肥胖,也被證明與將來的腎臟病風險有關。高熱量食物與精製西化的飲食內容,也對兒童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約有26.7%的台灣小學生已達到過胖或肥胖的範圍,如何幫助學齡兒童維持健康體態與良好生活型態,為腎臟病防治的重要挑戰。 -
兒童愛喝1飲料、營養不均、不運動 釀成肥胖還連累腎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89小時候胖,長大還可能繼續胖,也成為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的候選人。調查顯示,台灣逾4分之1的小學生屬於過重及肥胖,專家擔心,如果未能均衡飲食、多多運動、控制體重,未來洗腎人數恐愈來愈多。 -
疫情下42%美國人「宅胖」13公斤 85210找回健康體態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834疫情期間減少出門,有些小朋友與青少年在家吃零食看電視,體重不斷飆升,全球皆然。美國1項APA調查顯示,新冠疫情1年後,高達42%美國成年人體重增加、且平均增幅達13公斤。台中佳鴻診所唐子涵醫師也指出,國內外數據統計普遍發現,約有40%民眾在疫情期間因缺乏運動、飲食不正常等導致體重增加 ,普遍稱為「疫情性增肥」。 -
國中生嗜喝含糖飲體重破百 10大死因中8項與肥胖有關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69 -
小時候胖就是真的胖 年僅15歲就已70公斤確診糖尿病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70415歲小晴(化名),從小就是「白白肉肉」,高一入學檢查時身高164.3公分、體重70.5公斤,BMI為 26.12 kg/m2,空腹血糖高達296 mg/dL,經轉介至醫院後確診為第2型糖尿病,目前在兒童內分泌科規律治療中,病情控制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