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靜態活動
-
你家也有宅爺宅奶? 專家證實多社交有益健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55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許多研究證實「多運動有益身心健康」,如有持續規律的運動習慣,對血糖、血脂肪、心肺功能、情緒、睡眠及認知功能皆有很大的幫助。2019年2月發表於《老年學期刊》的澳洲研究則發現,老年人如果能花更多時間與不同人互動,體能狀況會更好,人會更活躍,情緒也比較健康。 -
陪伴+習慣+遊戲 運動對於幼兒發展好處多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7845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估計,目前全世界約有4,200萬名(約6.5%)5歲以下幼兒有肥胖或過重的情形。而在台灣,幼兒福利聯盟調查資料結果顯示,將近71%的幼兒,每周除了學校活動以外,運動時間不足2個小時,甚至將近有50%不足1個小時。 -
光喝乳清蛋白就能長肌肉? 不運動效果等於零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4913只要喝乳清蛋白就可以長肌肉嗎?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師尤偉銘表示,其實這個「肌」密關鍵,在不同生命周期(即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各有不同。人類從出生到25歲左右,身體都在成長發育階段,只要提供充足熱量及完整性必須胺基酸蛋白質,確實就能夠長出肌肉;然而25歲之後雖然身體停止發育,但若仍提供充足熱量及完整性必須胺基酸蛋白質,便可維持及延緩肌肉流失。 -
天天喝含糖飲料 小三女童竟有脂肪肝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42戴季珊表示,隨著飲食西化、含糖飲料盛行、生活習慣缺乏運動,讓脂肪肝、三高等疾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甚至連兒童也面臨肥胖和營養過剩的威脅。據教育部學生健康檢查資料結果顯示,102年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比率為30.4%,其中男童為34.2%、女童為26.2%。如果國小入學時是肥胖體位,將來有四成的機會會成為肥胖的大人。 -
3C安撫幼兒傷視力 且不利身心發展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543現今3C產品普及率高,調查發現,18%的12歲以下孩子有自己的3C產品,學齡前兒童擁有率更達一成(10.4%);同時,家長在非工作時間使用3C產品的時間高達2小時,比親子互動聊天的1小時還要長。 -
心臟病患拒當沙發馬鈴薯 以免久坐使病情惡化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837曾有多項研究證實久坐與罹患心臟疾病風險的相關程度高,加拿大這次研究久坐對於心臟病患者的影響。這項研究共有278位心臟病患者參與,研究人員在長達9年的時間中紀錄他們的活動狀況,以及關於健康的各項指標,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心臟和肺部的健康狀態等。 -
慢性失眠-銀髮族每4人有1人深受其苦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33調查發現,國內老年人符合慢性失眠症盛行率高達27%,明顯高於19至59歲國人的失眠盛率19.3%,顯示台灣65歲以上慢性失眠比例約在4分之1,即每4位65歲以上民眾,就有1人深受慢性失眠所苦。 -
每天走路1小時 乳腺癌風險降2成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0031992年到1993年間,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找來了9萬多位50歲至74歲間的女性,對其中的7萬3千多人進行長時間的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她們的健康狀況、游泳,以及做體操等動態活動的時間,另外,也調查她們看電視或是看書等靜態活動的時間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