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靜脈注射
-
俄羅斯幹細胞研究領先歐美 可望技轉台灣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684台灣國際健康新知推廣協會理事長黃鼎殷醫師表示,國外醫界在幹細胞研究上,大都已捨棄胚胎幹細胞,而專注於成體幹細胞。俄國的幹細胞分離、培養,起初用於拯救戰場上的士兵,使其免於死亡或是殘障,經過分離及培養等複雜程序後,透過靜脈注射,將幹細胞直接打入脊椎、脊髓腔、眼球周圍區域、膝蓋、皮下組織等部位。
-
通血路不能等 動脈取栓術成腦中風治療新趨勢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33衛福部去年的統計指出,腦中風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名,有將近1.2萬人因腦血管疾病死亡,其中絕大部分為動脈血栓阻塞血管,導致缺血性腦中風,而腦中風也是造成殘疾失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
俄羅斯幹細胞注射療法 有別於歐美基因工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669起初,人類研究與發展各種幹細胞,其中發現胚胎幹細胞的潛能最大、研究效果最好,因此在發展前期成為顯學。直到2005年,全球以美國為首的多數國家因此宣布禁止胚胎幹細胞研究,俄羅斯則除了胚胎幹細胞研究之外,對於成人幹細胞的研究也不遺餘力。 -
國考壓力大 竟引來突發性耳聾上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90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喉科的急症,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表示,突發性耳聾的成因很多,包括病毒感染破壞內耳神經細胞、內耳聽覺細胞痙攣、血栓栓塞、自體免疫疾病、外力撞傷等。現代人面臨工作、考試各種壓力之下,也可能導致內耳和頸部及腦幹血液循環不良或阻塞,一般若引起血管阻塞硬化,除引發耳鳴外,也恐釀致聽力逐漸受損。 -
幹細胞治療 眼疾患者視力有望獲改善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626根據研究顯示,年紀較大的青光眼病人,經眼球後注射自體間質幹細胞2到3次,視力可獲改善。 -
小孩也會腦中風? 醫師:動脈血管病變為主因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86成大醫院小兒部余文豪醫師指出,兒童缺血性腦中風,每年10萬名兒童之中約有2至13例,發生率不到成人的三十分之一,但65%的患者卻會因此留下後遺症,因此必須及早給予治療,避免後續的症狀發生。 -
骨鬆用藥停看聽 專業醫師教你如何選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33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骨質疏鬆特別門診主治醫師劉東桓表示,目前在台灣第一線治療骨鬆藥物主要有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控劑(口服)、雙磷酸鹽(口服或靜脈注射劑型)、類保骨素(皮下注射)及鍶化合物(口服)等。在台灣由於國人對於口服骨鬆藥物的服藥順從性不高,因而無法達到降低骨折的風險,隨著皮下及靜脈注射劑型(有每隔3、6個月或12個月注射一次的劑型)逐漸盛行,大幅增加骨鬆患者治療的成效。目前在台灣第二線治療骨鬆藥物為合成副甲狀腺素,為每天皮下注射,約要施打一年半,造價昂貴一個月要一萬多元。 -
俄羅斯幹細胞技術領先 回春抗老不是夢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003台灣國際健康新知推廣協會理事長黃鼎殷醫師表示,May所接受的成體幹細胞療法,運用在醫學界已有20餘年之久,相關治療在國際間,以俄羅斯的臨床案例累積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