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非類固醇
-
補充魚油跟吃魚哪裡不一樣? 藥師揭3大魚油攝取迷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66現代人飲食不均衡,只吃魚就能吃到足夠的魚油?丁丁藥局謝瑋綾藥師受訪表示,魚油是從富含油脂的魚類提取而來,大約30%的魚油為Omega-3脂肪酸組成,剩下則是其他脂肪。Omega-3是1種人體必須的不飽和脂肪酸,無法自行合成,只能透過飲食取得,而現代人外食居多,要攝取到維持身體需要的劑量有一定的難度。 -
只知道「沖脫泡蓋送」還不夠! 醫師教你應變燙傷照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75在家裡吃火鍋時,不慎遭熱湯燙傷,這該怎麼辦?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燙傷是常見的意外事故,舉凡煮菜、聚餐或泡湯沐浴、誤觸機車排氣管,都可能造成燒燙傷,如果症狀輕微,首先持續以自來水沖洗局部紅腫之處,時間可能得超過15分鐘,才能達到降溫效果,其次為塗抹抗生素藥膏,減少感染風險。 -
解熱止痛藥分2大類 「乙醯胺酚」普拿疼不是唯一選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61近幾年受疫情的影響,解熱止痛藥幾乎成為家家必備的藥品,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建議,民眾應在出現發燒、疼痛、骨骼痠痛等流感症狀時,再吃解熱止痛藥,不建議提早用藥。 -
台灣腎臟患者未來將破3百萬人 專家點名4大族群要注意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264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人口老化,慢性腎病患者愈來愈多,健保負擔日益沉重,研究顯示,到了2027年,台灣腎病人口恐逼近300萬大關,如何預防早期腎病,成為公衛界、醫界及政府努力的重點。 -
常見止痛藥恐導致糖尿病患者心臟衰竭 風險增加近2倍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780丹麥研究發現,在過去並沒有心臟問題的人當中,因為短期使用NSAID藥物,而使得心臟衰竭住院的機率增加了43%;在80歲以上或高血糖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之中,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的使用,更增加了他們心臟衰竭的風險;尤其是那些以前從未使用過NSAID的人的反應最嚴重,他們的心臟衰竭風險幾乎增加了2倍。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院的心臟病專家、首席研究員Anders Holt博士表示,因為止痛藥物的使用非常頻繁,這點令人擔憂。 -
中年男痛風吃止痛竟無效 醫:慎選藥物!吃錯反傷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55長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楊雅斐說,尿酸與痛風息息相關,建議慢性腎病的痛風患者應該使用類固醇止痛藥,避免服用非類固醇類止痛藥。在日常飲食上,應該盡量減少食用內臟、火鍋湯底等高普林食物,只要尿酸指數正常,就能降低發病機率。 -
女主管胸悶、胸痛掛急診 原來「莫名痛10年」是它造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7926歲陳小姐進入職場後,從高二起就偶爾出現背痛、疲倦、腳部不適,但因症狀斷斷續續,加上曾是籃球校隊而單純認為只是運動傷害。直到出社會工作後,處於高壓環境,壓力沉重,背痛問題越發明顯,隨著時間一長陸續出現疲累、沒精神,眼睛乾、腳後跟不舒服等情形,後來因爲胸悶、胸痛趕緊掛急診,「莫名痛10年」讓她無法再忍,直到走入風濕免疫科向醫師吐露心聲並進一步檢查後,才確診「僵直性脊椎炎」。 -
輝瑞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禁忌多 不能與10類藥物一起吃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31新冠肺炎重症高風險族群,一旦確診,住院治療,且可能用到美國藥廠輝瑞研發的新冠肺炎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疾管署提醒,該藥物與多重止痛藥、癌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醫事人員務必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