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鞭炮
-
過年急診常見幾類病人 急診科醫師示警這些情況要提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27農曆春節期間,許多醫療院所會停診休息,有傷病的民眾只好掛急診就醫,花蓮慈濟醫院急診部主任陳坤詮表示,年節常見急著病患多與急性腸胃疾病、慢性病未痊癒有關;有些則是飲酒、炮竹導致的傷病事件,而這多半是可以預防的,因此請民眾在過節期間仍需注意周遭,小心事故發生。 -
耳鳴非小事!恐伴隨暈眩、重聽 醫揭內耳3大疾病關聯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913你是否曾在夜深人靜時聽到嗡嗡的耳鳴聲?1名48歲的中年男子,因長時間忽視耳鳴症狀,嚴重時甚至會產生暈眩、天旋地轉,需躺在床上休息超過半天才可能稍微恢復,因此常不敢外出,讓他的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經檢查才發現是罹患了「內耳疾病3兄弟」3大病症。耳鼻喉科權威醫師李宏信指出,耳鳴、暈眩、重聽是常見的「內耳疾病3兄弟」。耳朵的結構從耳界(肉眼可見的耳朵部位)向內延伸,可以分成外耳、中耳以及內耳3大區域。內耳位於中耳的上方、旁側,內耳的構造長得像個蝸牛體,也如同蝸牛般有觸角形狀,內耳蝸牛體呈現出3個觸角狀稱為「三半規管」,也就是蝸牛體的部分受了傷,便會產生暈眩感。 -
耳鳴嗡嗡叫別不理會! 醫示警:恐因焦慮引發精神疾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65近期季節交替,日夜溫差變化大,民眾除了要防範流感病毒,部分民眾還可能會因為耳朵暴露在冷空氣中過久,以致耳朵血液流動緩慢,引發耳鳴的症狀。資深耳鼻喉科權威醫師李宏信表示,耳鳴指的是內耳自發性地產生聲音,而造成耳鳴的原因至少有數10種,除了天冷可能誘發耳鳴以外,聽力減退、病毒感染、藥物中毒、外傷、噪音及鞭炮音響傷害,過勞焦慮及精神壓力等,都可能是造成耳鳴的原因。 -
突發性耳聾幾乎發作於單耳 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喪失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370造成突發性耳聾的主因有內耳血管阻塞、病毒感染,前者發生機率最高的為三高患者,後者則以皰疹病毒(HSV)最為常見,其餘少數個案可能是外力傷害造成,如外力撞擊、鞭炮聲、煙火,及自體免疫疾病使正常細胞遭受破壞,其他包含癌症、細菌感染等。 -
李秉穎稱7月有望迎半解封 陳時中:台灣解封較歐美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315疫情至今已有2年多,日本已針對商務客進行邊境鬆綁,所有人期盼的便是「各國邊境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李秉穎上午於廣播節目中提到,7月全球將迎來解封潮,而台灣可望於7月半解封。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歐美可能會先解封,但是解封後也會伴隨大流行。 -
內耳3病症相互影響 耳鳴、眩暈、重聽逗陣來難招架!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85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許多耳鳴病患會因為初期耳鳴症狀不明顯,僅夜深人靜時才聽得見,因此忽視耳鳴不做積極治療,直到發生眩暈或重聽時,才驚覺內耳疾病會相互影響,甚至同時發生,內耳疾病接踵而來。然而,耳鳴、重聽和眩暈又有「內耳疾病3兄弟」之稱,主要是因為這3種疾病存在相互關聯性,三者發生主因與內耳的前庭、耳蝸和耳蝸旁的3個半規管等之病變有關。 -
耳鳴嚴重到像「開轟趴」 耳鼻喉科醫師示警恐合併重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77李宏信醫師解釋,耳鳴眾多成因中,最常見是巨大音壓或外力傷害,造成聽神經受損,例如打靶、頭部撞傷、鞭炮或大型演唱會太靠近音箱的位置,甚至吵架賞巴掌等緣故,嚴重還會導致耳膜破裂。其他如老化、壓力、緊張焦慮、睡眠不足或疾病等,都可能釀成耳鳴的發生。 -
疫情影響經濟無薪假人口破2萬 壓力型耳鳴患者激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95耳鳴初期發作聲音不大、時間也不長,因此一般人會覺得不太嚴重,症狀輕者只要多休息則可不藥而癒,但時間一久雜音會逐漸大聲,發作時間也變長,有的24小時不停止,更甚者聲音變大或有尖叫聲,更人感到痛苦而難以忍受,若至此時才看就醫,治療難度也會增加,治療成果也難以達到病人期待,以為無法治療,其實只要耐心服藥治療半年,嚴重者可能須花費更多時間才能逐漸改善,病人與醫師必須有耐心共同合作來治療頑固的耳鳴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