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韌帶斷裂
-
膝關節軟骨受損走路有「喀喀」聲! 醫曝6症狀、3治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155梁院長提醒,軟骨受損有6大症狀千萬別忽視。膝關節若出現走路疼痛、僵硬、彎曲不順、腫脹積水、關節聲響或深層悶痛感,軟骨可能已經受損。透過X光可以初步觀察關節空間有無變窄,若懷疑進一步損傷,建議安排核磁共振(MRI)檢查,能精準評估軟骨損傷的位置與深度,必要時可採行內視鏡檢查手術確認。 -
女膝蓋術後半月軟骨消失 異體移植重新找回膝關節功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888一名41歲的許女士曾因左側膝蓋外傷接受外科手術,但3個月前卻開始出現走路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經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林坤輝檢查發現,其前十字韌帶斷裂,而內側半月軟骨卻不見蹤跡,懷疑是前次手術預後不佳導致碎裂,遂執行「前十字韌帶重建及半月軟骨移植手術」,術後5天許女士平安出院,目前定期復健中。 -
關節退化換全人工膝關節? 條件符合可選半人工膝關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993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主要是把受損的膝關節移除,換上人工關節,以減輕疼痛並恢復行動能力。梁峻銘院長說明,全人工膝關節和半人工膝關節的差別在於,全人工膝關節會放置1塊完整墊片,直接固定在脛骨元件上,重新設定角度、排列下肢活動關節;半人工膝關節僅置換受損部分的關節軟骨。牛津半人工膝關節放置仿人體半月板的活動式墊片,可前後滑動,重新打造可活動式的關節面,有助於恢復關節自然彎曲角度,符合人體工學。 -
踝關節急性扭傷「忍忍就好」? 醫:這樣做不留後遺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372PLT搭配玻尿酸治療能進一步提升修復效果,且降低疼痛感,適合用於急性期至亞急性期的韌帶、肌腱損傷治療。針對治療流程,急性期扭傷患者通常建議一開始先施作肌腱玻尿酸注射,1至2周後評估關節穩定性及步態,再視情況追加PLT治療。 -
何謂屈曲牽張性骨折? 醫:脊椎前中後3結構全被破壞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694278歲的張先生日前在家中不慎跌倒後,背部持續疼痛。事發之初曾前往急診,被診斷為僵直性脊椎炎並僅給予消炎止痛藥,之後便返家休息。然而,1週後疼痛未見緩解,甚至需家人攙扶才能坐上輪椅。之後在家屬陪同下,轉往長安醫院骨科求診,經核磁共振檢查,最終確診為「屈曲牽張性骨折」(Chance fracture)。醫療團隊隨即為他安排微創脊椎固定手術,術後疼痛大幅改善,2週後回診時已能恢復日常生活,重拾行動自主。 -
十字韌帶斷裂運動傷害急性期與術後 射頻電波均能奏效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7117丁睿宇醫師說明,以上述個案為例,患者因術後膝蓋腫脹疼痛前來求診,經評估發現,受傷該側的膝蓋相較於對側健康的膝蓋,肌力跟關節活動度皆有顯著差異。為迅速改善患者膝蓋不適,評估建議使用金星射頻電波搭配徒手治療,主要是因為急性期的組織特別容易腫脹,也是疼痛來源之一。金星射頻電波具有多種運用模式,對應急慢性傷害部位,深度及治療頭的搭配,可精準做出適應症的選擇及運用,亦可避免發炎部位熱效應堆積過快,而導致患部更加腫大。值得一提的是,悅安心復健科診所是新北市首家引進此儀器設備的復健專科診所。 -
假日運動揮棒跑壘腳後跟肌腱8成斷裂 採1療法恢復行走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14林大弘醫師說明,PLT是取自病患自身血小板,經活化及凍乾技術製成乾燥凍晶粉末,內含豐富生長因子。相較於傳統PRP治療,PLT僅需抽血1次即可製作10至20瓶凍晶,每瓶血小板生長因子濃度高於PRP約8倍,治療效果更持久,且少有過敏或排斥風險。 -
腳踝扭傷分3級!韌帶撕裂最嚴重 1招突破瓶頸重啟修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458腳踝活動時必須承受身體所有重量,尤其從事籃球、排球、足球、羽球等運動,在跑跳過程中或急速變換方向的當下,常因此造成腳踝韌帶撕裂傷,甚至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因為行走在顛簸不平路面、遇到高低階落差、上下樓梯踩空等,而導致腳踝內翻,造成腳踝外側韌帶扭傷。若腳踝韌帶撕裂傷長期修復情況不佳、腳踝關節不穩定,很可能導致慢性的反覆關節炎,嚴重甚至會讓關節提早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