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頸椎動脈
-
玩遊戲運動竟中風! 年輕人喜愛健身類型遊戲恐藏危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62居家健身風潮席捲全球,運動健身環大冒險成為許多人的運動選擇。一名25歲日本女性在遊戲過程中突然感到右邊頭頸部有一陣搏動性劇痛,48小時後出現左半身麻痺、視力模糊等症狀,送醫後確診為頸動脈剝離導致的缺血性中風。這看似安全的居家運動,沒想到也引發嚴重的健康後果。 -
入秋眩暈易發作!眩暈是現代文明病 醫歸納成因與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57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解釋,耳朵構造由外耳、中耳和內耳組成,其中內耳有負責聽覺的蝸牛體和掌管平衡的三半規管,當前庭系統的三半規管發生病變、不平衡,就會引發眩暈耳鳴。內耳蝸牛體和三半規管是管狀構造,裡面分為內淋巴和外淋巴2大系統,中間有隔膜,若因車禍外傷導致薄膜破裂,內外淋巴液體混在一起,導致不平衡,就會引發眩暈。 -
頭暈、眩暈是天熱中暑嗎? 醫揭頭暈、眩暈成因與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220常有患者擔心:「醫師,我出現眩暈會不會長腦瘤?」李宏信醫師說明,現代醫學上可以透過核磁共振(MRI)精確檢查,但腦部血管如蜘蛛網般密麻細微,若神經血管不通或萎縮無法從影像判斷。而早在150年前,畫家梵谷因為眩暈耳鳴被當成瘋子關在醫院,出院後又反覆發作;同一年代,梅尼爾氏醫師透過內耳切片,才找到眩暈問題來自內耳病變,後來統稱眩暈耳鳴及重聽為「梅尼爾氏症」。 -
寒流來襲!內耳中風和腦中風一樣危險 醫曝治療黃金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681寒流來襲,除了要注意保暖,也要小心保護你的耳朵!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低溫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而易阻塞,增加內耳中風的風險。初期可能出現耳鳴、眩暈等症狀,嚴重恐導致突發性耳聾。若出現相關症狀,應把握2到4週的黃金治療期,及早就醫,才能避免聽力受損。 -
眩暈不是老人病!溫差大眩暈找上門 常伴隨耳鳴、重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828早晚溫差大、忽冷忽熱的天氣讓許多人適應不良,不僅容易好發心臟病、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天冷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頭頸部血養供應不足,也進而提高眩暈發作的機率。 -
大吃大喝胃脹又耳鳴 恐胃食道逆流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149年底節慶聚餐多,從萬聖節、感恩節到聖誕節,一路到跨年,都是親友歡聚大吃大喝的好時機,但是吃太撐、太油膩不僅影響身體健康,也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 -
被窩裡玩手機姿勢久 女子突發性耳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15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表示,手機族長時間低頭緊盯螢幕不動,血液中的膽固醇容易沉積在頸動脈血管壁,造成血管硬化,導致頸部血液循環不良。此外,頸部血液循環到耳朵的血管原本較細小,更容易造成內耳血液、養分不足,形成缺血缺氧等現象,使得組織壞死及神經萎縮,所以發生耳鳴及眩暈。 -
頭痛頸硬是感冒? 當心高致死率剝離性動脈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74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道杰說明,經腦血管攝影檢查,發現李太太顱內椎體動脈出現「剝離性動脈瘤」。一般椎體動脈血管只有一條,但該名患者血管卻剝離成兩條,導致血行受到干擾,形成所謂「剝離性動脈瘤」,造成腦血流不順,進而引發缺血性中風或腦部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