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風溼科
-
類天皰瘡屬自體免疫性疾病 起水泡又癢又痛難照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051小池剛開始下嘴唇長出水泡,之後從臉上、四肢,蔓延到全身,經由當地皮膚科切片確診為類天皰瘡,持續使用類固醇治療和免疫調節劑,產生肥胖及月亮臉,且療效不佳,因此前年11月來到大林慈濟醫院就醫,診斷為重度類天皰瘡,並安排住院治療。 -
關節腫痛難忍 中年婦女是類風溼性關節炎高危險群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71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醫師陳俊銘表示,案例中的陳媽媽屬於比較嚴重的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手部關節已經腫痛到無法自己穿衣服,甚至連洗澡都要靠人幫忙才能完成。臨床上很多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也總是忍痛很久才來就診,但這時候關節已經變形甚至開始遭到破壞,嚴重還可能導致身體失能。 -
全身長滿水疱如燒燙傷 罕見自體免疫疾病天疱瘡作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307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蔡肇基表示,吳爺爺為茶農,可能是清洗茶葉時,皮膚接觸到農藥而產生自體抗體,繼而全身性出現大面積水疱和潰瘍。因睡覺時容易壓到傷口必須趴睡,造成睡眠品質不佳,且除了背部潰爛成一片外,手肘關節處也陸續出現水疱,令他十分恐慌,不得不就醫治療。 -
秋冬交際空汙嚴重 過敏性結膜炎病患多3成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30書田診所眼科副院長廖士傑表示,由於眼睛暴露於空氣中,結膜布滿血管及淋巴循環,易受環境過敏原刺激,因此空氣品質差時,汙染物、懸浮微粒增加,就會產生過敏性結膜炎,有時還會波及角膜造成角膜炎。常見的症狀為眼睛癢,乾澀,有水樣分泌物。倘眼睛癢合併腫痛、濃稠分泌物,甚至畏光情況,有可能併發感染性結膜炎。 -
「竹竿病」患者治療易中斷 整合照護提升生活品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69僵直性脊椎炎是1種主要侵犯脊椎關節及附近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疾病,其鈣化僵硬,使脊椎失去柔軟度而形如竹竿,才被稱做「竹竿病」,部分病患會演變為嚴重的駝背。僵直性脊椎炎具有休息不見好轉及活動開始後症狀減輕的特色。睡覺到清晨時常會因僵化而疼痛,甚至無法成眠。好發於20至40歲的成年人,其整合治療方式包括抗發炎止痛藥、類固醇、關節炎特殊用藥、生物制劑、外科矯治、復健及病人自我學習等。 -
天氣變化血液循環差 類風溼性關節炎疼痛加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5766歲賴姓果農就是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典型個案,身體狀況還算不錯,但日前採收葡萄時,四肢關節突然疼痛,返家後服用止痛消炎藥仍無效,甚至幾乎無法走路,家人連忙轉送急診住院。 -
別人晨勃他竟晨僵 男子從1米8倒縮40公分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95442歲的詹先生正值壯年期,外表看來精瘦健康,很難想像他曾飽受僵直性脊椎炎之苦,因遲遲無法找出病因,待確診時脊椎已輕微沾黏、變形,造成嚴重駝背,原本身高180公分發病後僅剩140公分,宛如被稻穗重壓的稻梗。 -
僵直性脊椎炎病友用眼過度 併發虹彩炎風險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76台灣約有三至四成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合併虹彩炎(前葡萄膜炎),症狀為眼睛紅腫充血、視力模糊、畏光及流眼淚等,若放任不管使其反覆發生,恐造成瞳孔變形,引發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