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風濕病
-
B細胞標靶藥物 血管炎患者得救了!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320中華民國風濕病學會理事長蔡嘉哲醫師表示,血管炎主要是由於免疫系統攻擊全身血管組織,侵犯血管所造成毒發炎性反應及壞死現象,進而導致血管阻塞及所支配器官的缺血性變化,引發如發燒、倦怠、紅疹、咳血、血尿或神經痛等症狀。 -
「低頭族」下背疼 當心僵直性脊椎炎找麻煩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18 -
注射類固醇治背痛 大幅增加骨折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12從脊椎注射類固醇除了增加腦膜炎的機率,有一篇研究也指出,直接從脊椎注射類固醇的針劑,會增加脊椎骨折的風險,骨質已經有流失的患者,一定要特別注意,這項研究發表在「北美脊椎協會」於達拉斯舉行的年度會議。根據美國風濕病協會統計,在5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1/2的女性和1/6的男性,都有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骨折發生。 -
2天1碗半櫻桃 可減低痛風發作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89痛風是一種關節炎所引起的尿酸結晶,累積在關節的地方,會造成患者難以忍受的疼痛和腫脹,很常發生在大腳趾的關節。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美國有項研究發現,痛風病患每2天吃1碗半的櫻桃,痛風發作的機率就可以減少35%,並刊刊在《關節炎和風濕病期刊》(Arthritis & Rheumatism)中。 -
降尿酸藥物 能大幅控制痛風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978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嘉哲指出,痛風是常見的「國民病」,但痛風盛行率高居不下,其實與民眾錯誤認知有關。許多痛風患者常自行吃止痛藥,急性痛風發作時不就依治療,反而先到國術館以推拿治療,甚至認為痛風就完全不能碰豆製品。 -
關節紅腫當痛風 久病不癒恐是僵直性脊椎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59痛風是國人普遍的文明病。然而有些症狀雖類似痛風,卻出現在不同部位,或發作情形不同於一般痛風症狀,使得多數患者未加以注意,一直將其當作痛風治療,又遲遲不見改善。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吳彥林表示,病患如遭遇類似情形,必須就醫檢查其他可能的關節性病因,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
類風濕性關節炎 藥物安挺樂通過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267雖然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各個年齡層皆可能發生,但以女性居多,比例上又以40歲以上的婦女較高。病症大多發生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初期有關節紅腫熱痛的症狀、關節暫無破壞性改變;中期開始出現輕度的軟骨破壞、鄰近肌肉萎縮,而關節尚未呈現畸形;到了晚期,關節將出現不同程度的纖維性或骨性的僵直,並伴隨廣泛的肌肉萎縮、關節嚴重變形,影響生活和工作能力。
-
健保給付長效生物製劑 類風濕關節炎新福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52國外研究指出,有高達三分之一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病後2年內就會離開職場,在職者也有高達53%至82%需要請病假,一年總天數高達46天,比起一般健康人足足多了35天。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越早治療,緩解的機率越高,患者健康狀況、生活品質、職場競爭力以及生產力都能夠被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