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風險因子
-
國衛院臺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 籲40歲開始預防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205在世界阿茲海默症日前夕,國衛院宣布,與近40名專家學者、臨床醫師攜手撰述《臺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此為台灣第1份完整失智症風險管理工具,提出「護腦5守則」,提醒國人40歲就應做好「顧腰圍、控血糖、壓不衝、脂不高、腎要好」。 -
幽門螺旋桿菌經口傳染! 避免共杯共食、少醃漬和菸酒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01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
老年厭食症引發健康危機 觀看「吃播」助提高長者食慾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92全球有超過1/5的老年人(約22.7%)患有老年性厭食症(Anorexia of aging)。董氏基金會說明這是一種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進食障礙,特徵為食慾下降與食物攝取減少,是導致肌少症、衰弱、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的重要風險因子。 -
夏季腦中風危機!除了脫水與溫差 三高危機因子別輕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74張育彰藥師指出,銀杏葉萃取物也具有幫助提升記憶力,活絡腦部血液循環,降低血液黏稠度,進而增加血流速度,維持血流暢通,調節腦部代謝,並能改善腦功能不全的作用,能防止腦栓塞,降低中風的發生。 -
久坐正在傷害你的腸道! 久坐超過10小時大腸癌風險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81隨著現代社會工作型態的轉變,越來越多人成為「久坐族」。根據統計,台灣上班族平均每日坐著時間相當長,而在後疫情時代遠距工作普及,此趨勢更是持續增加。然而,看似無害的「久坐」習慣,可能正悄悄威脅著腸道健康。 -
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膽固醇要達標 中風、心梗不再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6150心血管疾病高居台灣第2大死因,其中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腦血管疾病與周邊動脈疾病等,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因。值得注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則是ASCVD重要的風險因子。 -
中老年開始「倒縮」? 醫揭11項指標檢視骨鬆上身警訊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736過去看診時曾有1位65歲的糖尿病患者由女兒陪同來門診,病患的女兒敘述,她發現父親這半年多來身高好像變矮、並且斷斷續續會跟她抱怨說背部痠痛不舒服,雖然有嘗試過職能治療和貼止痛貼布但是效果有限,因此才決定帶父親來國泰醫院看診尋求協助。 -
今年秋冬恐現「雙病毒株」流感 鼻噴式流感疫苗免挨針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546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開打,屆時家長也可選擇以自費方式讓幼兒接種鼻噴式流感疫苗,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立民教授表示,鼻噴式疫苗是活性疫苗,其作用機轉與自然感染類似,產生抗體時間與皮下注射劑型疫苗類似,但保護率可提升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