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食療
-
中醫認為腸病毒屬風熱型感冒 預防保健這樣做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38陳建仲指出,腸病毒是中醫溫病疫癘的疾病,屬於風熱型感冒,主要受天氣溼熱或氣候轉變引發,症狀包括高燒不退、喉嚨腫痛、口瘡、手足皮膚起紅疹和脫皮等,如果小孩有類似症狀,應當立即就醫。陳建仲說明,腸病毒與腸胃型感冒及一般感冒不同,腸病毒為急性傳染病,發病通常來得快又急,治療上中醫會以風熱型感冒診治,希望儘速達到瀉脾清熱、解毒透疹等療效。 -
中醫養肺有訣竅 穴道按摩輔以食療溫補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75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剛過,溫度像溜滑梯一樣急速下降,在這冷颼颼的天氣裡,流感疫情卻逐漸開始升溫。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去年12月30日至今年1月5日,台灣流感總就診數已達到76,562人次,急診就診病例百分比超過流行閾值,台灣正式進入流感流行期;累積至12日,就診超過88,725人 -
氣血虧虛難「做人」 中醫改善「冷底」助好孕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0台灣不孕症盛行率高,每7對夫妻就有一對想生卻生不出來,中醫師臨床觀察,氣血虧虛者容易不孕,如果經常臉色蒼白,動一下就容易喘,體力很差,就應該先調養身體,不要讓「冷底」妨礙「做人」計畫。 -
癬友注意! 營養師:均衡飲食減少復發率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470皮膚上銀白色的碎屑伴隨紅腫癢,嚴重時還會疼痛、流血,這是乾癬常見的症狀,乾癬病友除了面對身體上的疾病,心靈也常備受煎熬,生活中的不便與異樣眼光都是常見的困擾。花蓮慈濟醫院於世界乾癬日前夕舉辦「乾癬病友會衛教講座」,透過專業醫師分享治療訊息與飲食療養,提醒病友秋冬是最容易惡化的季節,應多注意保養身體之道。 -
查埔人愛注意 調查:40歲以下「沒凍頭」居多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8733根據一項網路最新調查指出,因早洩就醫的男性年齡層多集中在40歲以下,以30至39歲最多佔34.6%;其次是40至49歲25.7%;再者是20至29歲21.6%;而50歲以上僅佔18.4%,顛覆一般人認為老年人早洩較嚴重的刻板印象。 -
刮痧可緩解熱感冒 有這些症狀別輕易嘗試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589今年夏天似乎特別熱,不少人熱出毛病來,中醫門診發現,「熱感冒」個案明顯增加,醫師提醒,從戶外進入冷氣房或運動過後過,立刻喝冷飲將導致汗毛豎起,熱氣無法正常疏散,熱氣留在體內,就會產生種種不適。 -
「大暑」將至慎防暑邪 喝「生脈飲」可緩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60大熱天還感冒這可真讓人受不了,台灣位處亞熱帶夏季氣候長達7、8個月,尤其是北部和東部地區,動輒37度以上的氣溫經常熱到暈頭轉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吳宛容表示「大暑」節氣即將到來,門診中「暑邪」病人明顯變多,建議民眾多飲用以人參、麥冬、五味子所調製而成的「生脈飲」益氣生津、提神解暑。 -
大考關鍵時刻 吃錯水果當心腸躁症影響成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60考季來臨,許多家長幫孩子準備水果,消暑、保腸胃健康,不過,營養專家提醒家長,選對水果很重要,經常腹瀉、腸胃不適的人,應少吃蘋果及太熟的香蕉,多吃奇異果、草莓、哈密瓜、葡萄。吃對水果,就可減輕腸胃負擔,減少便秘、腹瀉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