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飲食西化
-
緩解便秘兼消暑!7道蔬果奶昔食譜 好喝又順暢1次搞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63現代人飲食西化,再加上久坐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很多人有便秘的困擾,雖然影響不大,但如果便秘問題經常發生的話,其實也會影響身體健康。除了可靠藥物來緩解便秘之外,還有許多生活方式也對改善便秘有幫助,例如喝大量的水或攝取大量的纖維等。 -
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佳恐增血管病變風險 影響末梢血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9430台北鄭醫師診所鄭詩鋒醫師表示,糖尿病大致可分為第1型和第2型,第1型占極少數、99%以上為第2型。第1型為完全缺乏胰島素;第2型則是相對性缺乏胰島素,受遺傳基因影響,若父母有糖尿病,子女有超過5成的罹患機率,再加上生活習慣不佳,罹患糖尿病機率大幅提高,因此,這類族群必須更嚴格管控生活和飲食習慣來預防糖尿病。 -
音樂人李坤城大腸癌離世 為何健檢正常突發現大腸癌?
癌症新知 / 腸癌4674去年一度傳出李坤城病重,當時他公開闢搖,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生活飲食控制少油、少糖、少鹽,常吃蔬菜水果,天天都會跑步快走運動半個小時,台中天氣好也天天會曬曬太陽,不吃藥,一切都以自然健康食品為主。」據報導,李坤城去年3月健檢報告結果正常,當時還被誇「身體比年輕人還要好」,沒想到半年後,因呼吸困難,就醫檢查,結果竟為大腸癌末期,且已經骨轉移。 -
停經後婦女少了賀爾蒙保護這疾病風險增 醫提預防之道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250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根據統計,55歲前罹患心臟病或冠狀動脈疾病的比例,男性是高於女性的。但是,55歲後男女比例差距變小,直到60到70歲以上出現交叉,女性的罹病風險超過男性。學者分析認為,這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 -
黃斑部病變有3類! 醫解析危險因子與挽救視力新趨勢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9445現代人普遍一人多機、用眼過度,加上糖尿病、紫外線暴露等影響,罹患眼疾的機會大幅提升,尤以黃斑部病變最為常見。醫師表示,臨床上常見之黃斑部病變大致可分為3種類型,危險因子各有不同,治療前也需仔細評估,而隨著醫藥科技的進展,眼內注射也發展出多種選擇,幫助病友挽救視力,呼籲病友積極與醫師溝通和治療,留住美好「視」界。 -
陽明交大跨國研究發現! 「除草劑」恐致腸道發炎惡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131民眾腸胃發炎時常伴隨腹痛、腹瀉等症狀,讓人痛苦難堪,傳統上大家多數認為,腸道發炎與飲食西化及遺傳基因等因素有關,但陽明交大與哈佛大學合作研究發現,除草劑將導致腸胃發炎惡化,證實環境因素對發炎性腸道疾病有一定影響,該研究成果日前被刊登於《Nature》期刊。 -
糖尿病「鉻」種飲食穩控血糖! 苦瓜、肉桂同為好選擇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454據統計,全台糖尿病人數已突破230萬人,是國人最常見的代謝異常疾病,糖尿病的成因大多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良有關,飲食西化及肥胖更是助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特別是高糖、高油及重鹹的飲食,都會增加胰島素阻抗,導致血糖不平衡。由此可見,對健康成人而言,日常飲食內容與血糖是否穩定息息相關。不少科學文獻指出,在各項天然食物中蘊含幫助血糖調節的潛力,包括易取得的苦瓜、肉桂以及微量礦物質元素鉻,各別具有幫助血糖穩定的活性成份。藥師林東慶提醒,有血糖控制問題的人,應多攝取健康有益的天然食物。 -
寒流發威心血管拉警報! 醫:類腦中風前期症狀莫大意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074中和國泰診所程建中醫師指出,過去高血壓定義在140/90mmHg,目前美國心臟協會已修正為130/80mmHg,臨床上常看到回醫院測量血壓容易有血壓白袍症現象,因此建議在家裡以舒服平靜姿勢測量血壓,每天於起床、睡前放鬆時,每天測量2次,並做好記錄,提供醫師用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