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養肝
-
立夏人體心火旺盛!養身重於保養心氣 多補水分防中暑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68中醫師周宗翰指出,氣溫飆高時,人體水分流失快,血液變的濃稠,容易產生血栓,堵塞腦部就變成中風,阻塞心臟或血管將會引起狹心症或心肌梗塞。另外,人體處於37、38度高溫環境下,體溫會跟著攀升,這時皮下血管擴張,回到心臟的血流量變多,心跳會加快,心臟必須打出更多血液,以充填擴張的血管,恐增加心臟負擔。 -
春天防春燥、春睏不只養肝! 春日養生就該選對食物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669春天處於冷熱交替的時節,陰雨綿綿也會讓濕氣鬱結在體內,若沒有確實做好養生,便很容易上火或是感到疲憊,也就是所謂的「春燥」和「春睏」,因此許多網友開始討論春天該如何養生。《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春天養生」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種春天養生方法與對應食物。 -
春分最適合養肝!中醫提把握這時睡美容覺 養身又養心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358中醫師賴睿昕表示,以中醫基礎理論而言,五行對應五臟與四季,春季與木氣相應,臟腑對應於肝,春天是肝木旺盛的季節,此時溫暖的氣候已然來臨,最適合走出戶外,吸收新鮮的空氣,保持身心順暢。 -
小寒進補!吃錯上火易心煩 中醫直接點名3大冬天美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668小寒是冬季的第5個節氣,此時是北半球太陽光斜射最厲害的時侯,意味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中醫師賴睿昕表示,冬天寒冷,民眾聚餐時常會選擇薑母鴨、羊肉爐或是麻油雞等食物進補,因肉品脂肪豐富,過度攝取恐吃下太多飽和脂肪,影響膽固醇,且值得注意的是,屬於外寒內熱或寒熱夾雜體質的人,不太適合溫補的方式,否則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失眠多夢、心煩氣躁等上火症狀。 -
健康的B肝帶原者? 醫示警:錯誤觀念恐釀成肝癌危機
癌症新知 / 肝癌24450多歲陳媽媽B肝帶原多年,但未正視肝疾威脅,只是服用養肝保健食品,直到一次至診所接受抽血檢查,肝指數飆高,已達6、7百,超過正常值約20倍,這才認真回診追蹤,3年後,超音波檢查確診為早期肝癌,目前正接受藥物治療。 -
你是爆肝上班族嗎? 網友熱議食補護肝不可錯過8食材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611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加上作息不正常,長期累積「肝臟」負擔,尤其是不少上班族常需要熬夜加班、喝酒應酬等,爆肝生活不可忽視的便是食補護肝!到底有哪些食物可以護肝保健呢?「枸杞」是聲量最高的護肝食物、「紅棗」也受到相當多討論,還有其他食材也都有保肝功效。 -
長者為何睡不好?專家揭密成因 親自指導一夜好眠撇步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407很多長輩平常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些人晚上甚至睡不到8小時就醒了,翻來覆去卻怎麼也睡不著,相當無奈。為了解決長者老年睡眠問題,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於10月1日舉辦公益講座,特別邀請林口長庚醫院一般與老年精神科、睡眠中心資深專業臨床心理師黃彥霖,與民眾分享睡眠的保健知識。 -
國人新冠染疫後推估2百萬人罹患肌少症 7徵兆自我篩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29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吳佩青分析,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於2022年07月所發表的一篇系統性文獻回顧顯示,新冠肺炎確診後發生肌少症( Sarcopenia )機率約48% ,吳佩青中醫師因此推估,台灣民眾因為新冠疫情確診可能有超過2百萬人產生肌少症,至於新冠肺炎有住院治療者罹患肌少症機率更高達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