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骨質
-
2歲嬰疑似先天性梅毒 推測恐產前不安全性行為所導致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819國內1名2歲嬰兒在6月上旬因發燒40度就醫,醫師發現孩子出現皮膚紅疹、色素沉著及長骨出現骨質異常症狀,通報為疑似先天性梅毒,後經檢驗確診,同時嬰兒的父母經抽血也確認感染,目前一家3口一起接受治療中。 -
7旬嬤關節痛狂吃止痛藥1年多 經檢查手指關節竟已變形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285高雄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石孟潔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表現通常會成「對稱」的方式,像是手腕、手指、腳踝等關節症狀都會是左右同時出現,且該疾病不只會侵犯關節,有些案例會伴隨關節以外的症狀,像是異常疲勞、發燒、心血管系統疾病、間質性肺纖維化和骨質疏鬆,甚至併發乾燥症(眼乾、嘴乾),鞏膜炎。 -
硒含量不足加速老化、形成免疫障礙 醫揭正確補充方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680如果想快速補充硒,須選擇高純度活性硒,才能轉化成有效為人體運用的硒蛋白,透過硒營養劑點滴快速且精準吸收,發揮抗氧化、排毒,達到免疫調節作用,降低身體發炎反應。若是害怕針劑,口服營養高濃度活性硒也是方便的補充方式,正常成人每天建議補充硒元素為50至200微克。 -
踩律動機要小心! 9旬骨鬆嬤突背痛檢查發現竟骨折了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276烏日林新醫院骨科主任謝博欽表示,民眾若患有嚴重骨質疏鬆、骨折或其他骨骼問題,長期在律動機的震動之下,身體的重量恐會應力集中在某一椎節即能壓裂椎體,造成後續骨折無法癒合,導致椎體的骨缺血性壞死。 -
膝關節退化非老年人專利 年過50歲出現這些情況是警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77仁傑診所院長任傑仕醫師表示,常見的關節炎中最常見的有膝關節、髖關節和肩關節等,而膝關節是最常出狀況的關節之一,最大宗族群屬於慢性、退化性關節炎,多半因為年紀大經過長年使用下,導致關節腔隙變小、軟骨磨損,產生增生骨刺,周邊韌帶硬化或鬆動,以致關節不穩定、骨骼之間互相摩擦,進而引起疼痛發炎現象。 -
僵直性脊椎炎與背痛哪裡不同? 專家揭常見症狀及用藥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504每年5月20日為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為響應這個日子及支持受此疾病困擾的病友,亞東醫院特別於今(20)日起,舉辦為期一周僵直性脊椎炎衛教活動,期望提高大眾對僵直性脊椎炎的認識。 -
豆腐、豆花富含優質蛋白質! 適量食用可帶來5大益處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621素有「田園中的牛肉」美稱的黃豆,是國人接受度最高的豆類食品,舉凡豆腐、豆漿、豆花、等都是由黃豆加工製成,營養價值也是傲視群「豆」,不分男女老幼都適合以黃豆作為蛋白質吸收來源。 -
停經前年輕型乳癌荷爾蒙受體陽性多 專家解析治療趨勢
癌症新知 / 乳癌7896年紀輕輕確診轉移性乳癌,只能摘除卵巢強迫停經才能繼續治療嗎?1名40歲出頭的未婚女性,就醫檢查已是第4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癌細胞嚴重轉移至全身骨頭,因希望保留卵巢的女人性徵,接受CDK4/6抑制劑合併抗荷爾蒙治療,幾個月後骨頭處癌細胞全部消失,迄今約2年維持病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