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體重減輕
-
解決吞嚥障礙!董氏提「軟食力5策略」 讓長輩有口福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845董氏基金會表示,吞嚥能力如同身體的其他功能一般,隨著年齡增長會慢慢退化,即便是沒有任何疾病的長者,有時也會出現吞嚥功能的障礙,這種現象在日文稱作「老嚥」。為了解決此問題,提供大家「軟食力5大策略」,讓長輩們進食不煩惱。 -
年輕女1日腹瀉數次!因血便致貧血 確診潰瘍性結腸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11「潰瘍性結腸炎」症狀為腹痛腹瀉、血便、體重減輕、疲倦及貧血等5大警訊,但均缺乏特異性,建議民眾,若持續腹瀉3個月,就應接受大腸鏡、病理組織切片,必要時透過核磁共振、電腦斷層等影像檢查,才能確診。
-
國人新冠染疫後推估2百萬人罹患肌少症 7徵兆自我篩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90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吳佩青分析,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於2022年07月所發表的一篇系統性文獻回顧顯示,新冠肺炎確診後發生肌少症( Sarcopenia )機率約48% ,吳佩青中醫師因此推估,台灣民眾因為新冠疫情確診可能有超過2百萬人產生肌少症,至於新冠肺炎有住院治療者罹患肌少症機率更高達69.7%。 -
長者與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共存20多年 7大症狀及早發現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302台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發生率逐年增加,每10萬人就有1人確診,每年約新增230例新個案,其中又以65歲到70歲老年人為好發族群。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暨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理事長李啟誠表示,此疾病的治療重點就是協助患者與其共存,早期發現存活率可超過10年。 -
首揭兒童長新冠症狀! 咳嗽、喉嚨痛、耳朵痛排名前3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9446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地都發生部份染疫患者有諸多持續的身體不適症狀,目前醫界稱之為「後新冠或長新冠症候群」,且兒童患者在這方面的資料甚少,而我國至4月期間才開始有新冠病毒在社區大幅度的流行,其中,大約有20%是屬於青少年及兒童,這些染疫後的兒童有1至3成的機會,會出現後新冠或長新冠症候群,影響日常生活及課業學習,他們的長期照護值得國家與醫界長時間關注。 -
好喝又健康!不只幫助消化 蘋果醋還有這7大保健功效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544自古希臘時代起,人們就就使用蘋果醋來清潔傷口和止咳。而現代更發現蘋果醋還有更多有益健康的功效,包括幫助消化、緩解胃食道逆流,甚至還能改善皮膚狀況與降低膽固醇。不過直接飲用蘋果醋可能會損壞牙齒的琺瑯質,並導致蛀牙。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可以用醋水比1比10的份量然後以吸管飲用。 -
減重手術改變人生!結婚或離婚率增 術後5年內最明顯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214《外科年鑑》(Annals of Surgery)上發表了一篇最新研究,指出相較於其他人,接受減肥手術的人在5年內結婚或離婚的可能性多出2倍。學者Wendy King表示,這很有可能是因接受減肥手術的人,大大地改變了他們的飲食方式,同時增加了體力活動,宛如重獲新的生命。也可能因為有更多的精力、自信,以及更好的身體形象,因此可能更有意願約會,甚至進一步走入婚姻殿堂。不過,研究人員從研究中無法判斷,已婚或離婚人士是否會因為渴望這樣的改變而進行手術。 -
誤以為小毛病而延誤就醫! 醫:神經內分泌腫瘤難診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8334腹瀉、胃潰瘍、胃食道逆流、低血糖是許多人都有的經驗,盜汗、潮紅更是許多更年期女性的困擾,但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反覆出現,且治療後仍未達預期效果,就要留意可能是罕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