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齡社會
-
冬天長者血循差雙腳冰冷走路痛 急性「腳中風」恐截肢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390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 血管阻塞發生的機會大幅增加,長輩們除了要小心天冷引發心臟血管硬化,可能併發的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外,也要高度警戒包括下肢的「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PAOD),輕者影響走路、跑步痠麻無力;重度阻塞者則面臨壞疽(乾枯發黑)、截肢,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 -
推廣高齡健康飲食 國健署示範超市、行動菜車成果發表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899為持續提升長輩飲食健康觀念,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今年度更著重在地實作與社區、部落點的擴展,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產業或民間單位一同響應,發展出不同面向的健康飲食服務創新設計,讓全民懂營養、吃健康。 -
華碩智慧醫療引領健康照護 施崇棠將布局虛實整合系統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105電腦品牌大廠華碩近來強攻智慧醫療,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日前出席台灣醫療科技展的「亞洲醫療科技創新論壇」,闡述華碩邁向「智慧醫療4.0」的階段成果與未來佈局。他表示,疫情重塑了醫療系統的樣貌,催生了遠距醫療的重要性,華碩將積極建構「智慧醫療虛實整合系統」(Smart Healthcare CPS),發展下世代、跨醫院的智慧醫療數位基礎建設、智慧醫療數位平台及智慧醫療數位應用三層架構,落實精準醫療、虛擬照護及社區健康管理,打造更加敏捷韌性的醫療系統,讓數位科技裨益智慧醫療的發展,讓人人受惠。 -
長者多重用藥副作用大水腫到無法穿鞋 醫整合藥物改善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278長安醫院家醫科醫師蔡尚儒表示,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患有多重慢性病的長者逐漸增多,使得服藥種類也隨之變多,因此很容易有多重用藥(超過5種以上)的問題,像病患就是因為看錯藥多吃了一顆血糖藥,造成水腫、身體不適。根據調查,台灣老人多重用藥比例高達一半以上,故多重用藥也成了現今年長者常見的健康議題之一。 -
鼓勵長者運動!政府設銀髮健身俱樂部 全台有百處據點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34為了讓長者健康老化,維持肌力與肌耐力,以降低衰弱風險,避免肌少症與跌倒,衛福部於109年起補助地方政府,在公有閒置或低度使用空間,設置銀髮健身俱樂部。109年先是布建14處據點,110年至111年共布建100處據點,112年至114年將規劃新增188處,屆時全國將有302處銀髮健身俱樂部據點,提供長者專業建議、擬定運動處方。 -
記憶力下降、走路不穩? 日常10徵兆當心是失智症警訊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91近期孫女發現陳阿嬤開始忘東忘西,走路狀況也出現問題,走路不穩,偶爾也會跌倒,便詢問阿嬤是否雙腳因為有不舒服症狀。但陳阿嬤認為自己的膝蓋關節都還算健康,也沒有疼痛感,對於自己開始出現跌倒也不太能理解。對於忘東忘西,則是覺得自己老了記憶力衰退造成,大多時候意識跟判斷力都很清楚不用太大驚小怪。不過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健康檢查,透過腦部電腦磁振造影MRI檢查影像可發現腦部有因年老出現的腦白質退化白點之外,大腦海馬迴有萎縮現象,側腦室空間也明顯擴大。後續經專科醫師確診為早期失智症,也幸好發現得早,可在早期藉由藥物的控制,有助延緩失智的情況發展。 -
迎超高齡社會 工研院、國衛院跨域聯手創下個兆元商機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400我國預估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同時面臨的有疫情後的全新挑戰。為促進我國精準健康產業布局,工研院與國衛院在今(20)日宣布在生技醫療領域共同合作,從跨部會科研整合交流平台、兩院跨域研發、智權布局與產業化、人才交流這4大面向,聚焦藥品、疫苗與生技藥物製造,創造精準健康服務的新藍圖。 -
5大醫學中心揭露猝死4大危險因子! 心房顫動尤其當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88罹患心律不整等慢性病,若未規律接受治療,病情未受良好控制,感染新冠後重症風險恐增加,原本疾病突然發作的危險也大增。尤其心房顫動患者,若因不願意就醫而導致未能規律服藥控制,中風與猝死風險更會危害民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