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鬆脫
-
高溫拉警報!牢記「涼、補、心」口訣 這時段避免外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078中央氣象署近日發布高溫資訊,天氣高溫炎熱,部分地區發布36度以上高溫燈號。近期天氣變化多端,當人體處在溫度高、濕度高的大氣環境下,汗水不容易排出體外,如水分又攝取不夠時,會讓體感溫度隨之升高,增加熱傷害的風險。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降溫「涼、補、心」3字訣,遠離熱傷害。 -
老翁人工水晶體脫位! 醫採新術式讓視力從0.4重返1.0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158人工水晶體脫位(IOL subluxation)是種罕見但嚴重的併發症,臨床上脫位率約為0.2至3%,振興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許粹剛指出,其發生通常與囊袋及其懸韌帶的完整性及支撐能力有關。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白內障手術、先前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老化、高度近視、葡萄膜炎、外傷撞擊、色素性視網膜炎、糖尿病、異位性皮膚炎、過熟白內障、過去急性閉角發作、馬凡氏症候群,及結締組織疾病等等皆會增加囊袋不穩定和懸吊無力的風險。 -
髖部骨折死亡率高於癌症! 醫師警告應從骨鬆開始預防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58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第2大流行病,其中,屬高齡社會的台灣,髖部骨折率更居亞洲首位。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鬆日 (World Osteoporosis Day),為響應世界骨鬆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陳崇桓理事長呼籲長者應正視骨質疏鬆的威脅,並倡導「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鼓勵國人進行DXA骨密度檢測,提早預防骨質疏鬆。 -
割雙眼皮還是縫雙眼皮? 醫:看眼皮條件決定手術方式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368雙眼皮手術一直是整形美容領域中最受歡迎的手術之一。然而,許多人在面對手術選擇時,常常會困惑於「割」雙眼皮和「縫」雙眼皮兩種方式的差異。知名整形外科診所院長楊菘宇說明,兩種手術方式選擇應依據眼皮條件決定,只有選擇適合自己方式才能達到心目中理想的效果。 -
熱死人!麥加朝聖550人熱死 極端酷熱天氣必學自救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049國健署表示,熱傷害是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產生的一種急性疾病統稱,常見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等,以熱中暑最為嚴重,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死亡率超過30%,也就是說,100名熱中暑個案中,至少30人死亡。 -
換人工關節竟染蜂窩性組織炎! 植入這物有效控制感染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094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平均每年約有1萬5千人次置換人工膝關節,年齡分布在60至70歲,林宗立醫師指出,人工膝關節置換是老年人普遍且成熟的手術,成功率極高,但偶爾還是會有術後感染的可能性,發生率約1%;發生感染主要症狀包括膝關節疼痛、傷口紅腫、竇道化膿及蜂窩性組織炎久病不癒等,若延遲正確治療造成必須反覆手術與拔除人工關節,嚴重者導致關節功能永久喪失。 -
人工關節壽命有期限?7旬嬤腰疼腿麻 採1手術改善症狀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72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蔡孟學指出,國內執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已經十分成熟,但人工關節有其使用年限,後續衍生問題也逐漸增加,包含早期金屬襯墊及金屬球頭造成的金屬沈積、人工關節體斷裂及脫臼、介面磨損、鬆脫及假體周圍骨溶蝕,甚至引發假性腫瘤、人工關節解體周圍感染等,都會讓患者出現感染及疼痛等病兆。 -
中暑時不能只喝水?網友提5大NG行為 恐加重不適症狀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6860時序進入炎夏,酷熱的天氣使得體溫無法正常調節,民眾便會出現「中暑」等健康傷害。多數人在面對輕微中暑時,會選擇自行在家簡單處理,然而坊間卻流傳著許多錯誤的降溫方法,不僅無法讓身體好轉,反而可能導致中暑更加嚴重。《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1年「中暑NG行為」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中暑NG行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