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魚肉
-
過年餐餐好料加零食至少增3斤 營養師:這樣做不怕胖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689春節長假也讓很多人生活放鬆下來,熬到深夜才睡覺,睡醒已經是中午直接吃中餐變成常態。許為捷說,熬夜生活作息突然改變,身體的內分泌系統會有所改變,其中用來促進食慾的飢餓素分泌會增加,抑制食慾的瘦體素分泌減少,所以熬夜者通常有越晚越想吃東西的衝動。 -
愛吃牛肉、豬肉易罹大腸癌? 「超雷4習慣」當心短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21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強調,大腸癌許多的危險因子多半和生活作息有關,包含紅肉、加工食品、低纖維飲食和肥胖等,把握以下4要素,遠離大腸癌 -
坂本龍一公開確診直腸癌 研究證實這樣吃減少罹癌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3939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7年大腸癌連續13年位居10大癌症之首,嚴重危及國人健康,研究證實,飲食習慣與大腸癌息息相關,如果多吃魚類與蔬菜,就能減少罹癌風險。 -
高血壓比主動脈剝離可怕! 日常「致命飲食習慣」曝光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57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彥彰說明,主動脈是負責將心臟打出的血液輸送全身使用的血管,需要承受由心臟射出的高壓血流,若主動脈的血管壁內緣產生破損,而血流由破損缺口灌入主動脈的血管壁之中,造成血管壁撕裂,就稱做主動脈剝離。 -
吃生魚片擔心寄生蟲下肚? 冷凍或烹煮符合溫度安啦!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10楊瑞能指出,台灣衛生環境良好,幾乎很少收治寄生蟲腸胃個案,只有少數人可能生食海鮮等水產品,或是烹煮不完全,以致幼蟲進入人類胃腸組織,造成腹痛、嘔吐、下痢等。 -
年紀越大基礎代謝率降低 再不運動當心變成「老泡芙」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68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指出,「基礎代謝率」是指人在人在安靜狀態下消耗的最低熱量,也就是躺著不動,身體也會因為呼吸、心跳、血液循環、消化吸收、維持體溫而消耗熱量。
-
北市衛生局抽檢近4成干絲雙氧水超標 吃多恐嘔吐頭痛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98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過氧化氫」為殺菌劑,可以讓豆製品、魚漿製品的賣相好一點,10幾20年前使用比率較高,現在已被禁用,但部分不肖業者仍是「偷吃步」。 -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諮詢營養師準沒錯!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89349新光醫院營養科股長營養師許為捷表示,市面上許多糖尿病營養補充品,都會放入鉻(Cr:毗啶甲基鉻)元素,協助身體增加胰島素敏感度。針對鉻建議的攝取量,一般人1天約20至200微克,糖尿病患者約50至200微克,由於不同品牌的糖尿病營養補充品鉻含量會有不同,飲用或購買前一定要看包裝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