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麻疹
-
聽力影響大腦?耳鳴患者置之不理 研究:恐增失智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15臨床上有不少病人聽力恢復後,耳鳴眩暈的後遺症卻接踵而來,也有患者納悶:神經發炎受損能恢復嗎?李宏信醫師分析,現在醫學進步,除了脊椎損傷可嘗試進行幹細胞再生醫學,手斷也可以利用顯微手術將血管神經接起來,同理而言耳鳴透過藥物治療也能使神經復活增生而恢復正常。 -
3年來首見本土麻疹病例!北部2旬女染疫 感染源調查中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29疾管署今(3)日公布國內首例麻疹本土病例,為北部20多歲女性,8月12日腳上開始出現紅疹,但無其他症狀,8月19日至診所就醫。因出疹持續增加且伴隨頭痛,8月31日再至醫院就醫並經檢驗後確診。個案於今日健康監測結束,目前仍有紅疹,已無不適症狀。因個案於暴露期間無出國史,故研判為今年首例國內感染病例,可能感染來源仍在調查中。 -
全家出遊「蟲蟲危機」要注意 除了小黑蚊你還要防這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096近日天氣仍屬高溫炎熱,同時不少人喜愛到戶外露營。到戶外踏青要注意的一定是最常見的小黑蚊。如果住處附近有鳥類築巢,要小心的一定是禽蟎,這個「人在家中坐」還是會遇上的昆蟲。《NOW健康》整理幾個常見的小害蟲,有些並非出門才會遇上,像是禽蟎通常是在戶外曬衣會遇上,在家睡覺都會被咬的昆蟲,大家多份警覺就能保護自己的皮膚喔。 -
癢到受不了!遭禽蟎叮咬起紅疹 原來是窗外小鳥惹的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85每年4月起一直延續至8、9月並以5月為高峰為禽蟎盛行期,而這樣的時間分佈曲線完全符合鳥類繁殖期,求偶、築巢、覓食等活動最為頻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台灣常見的「熱帶禽蟎」,寄生於各種鳥類及雞隻的皮膚表面吸血為食,也可順著窗緣或是冷氣機旁的縫隙,進入室內,吸食人血。禽螨叮咬後,常引起丘疹樣蕁麻疹,常見於腹、腰、肩頸、手臂、腋下及大腿內側。 -
過敏非不治之症!中醫從體內改善 調養最佳時機在夏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06治療過敏的最佳時機,鄭愛蓮醫師透露,台灣冬天濕冷,過敏者容易出現症狀,因此建議夏天進行治療,趁過敏症狀少時,將重點放在身體調養,盡快把五臟六腑調理好,而治療過敏、待體質調整完畢,一般都需花費半年至1年的時間。醫師提到,曾收治1名小學1年級的孩子,是在秋冬來看診,服用藥物到隔年夏天結束,甚至秋天還在吃保養藥物,結果停藥後,那年冬天過敏症狀就好轉許多。 -
新冠疫情持續延燒民眾避免進出醫院 蕁麻疹還來湊熱鬧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82新冠疫情持續延燒,許多民眾在疫情期間,會盡量避免接觸及進出醫院,不過,對於蕁麻疹病患來說,這卻是兩難的問題,因為有些患者在蕁麻疹嚴重發作時,皮膚會癢到受不了,甚至到需要掛急診的地步。 -
立秋來臨!中醫教你養肺知識 1次了解潤燥飲食宜與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198月7日正逢「立秋」,這是秋季的第1個節氣,預示著炎夏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中醫師周宗翰以養身觀點表示,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陽收陰長,暑熱仍未盡,故穿衣不宜太多,避免影響身體對轉季的適應力。 -
疫情下皮膚症狀都是長新冠惹禍? 皮膚科醫師破除迷思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4402長新冠症狀在皮膚上較容易出現紅疹、潰傷甚至掉髮等情形,關於國內長新冠情況,花蓮慈濟醫院皮膚科主任林子凱表示,臨床上較常看到病人出現紅疹,有些人會注意到掉髮,潰瘍是比較少見,但一般民眾也出現這些症狀時,通常有多種病因要一併考慮,並非都直接與長新冠症狀相關,然而Omicron大流行是近期的事,確診者如出現這些皮膚病變, 符合新冠肺炎症狀發生時序時,在排除其他病因後,即可考慮診斷為長新冠症狀的皮膚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