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黃斑部
-
世界青光眼週!眼科醫師呼籲做好6大措施 防視力小偷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827世界青光眼學會(World Glaucoma Association)訂定每年3月第2週為「世界青光眼週」,今年則訂為 3月12日至3月18日。為了響應,台北榮民總醫院、台灣頭痛學會及愛爾康大藥廠日前共同舉辦「2023世界青光眼週衛教講座」,為今年的世界青光眼週揭開序幕,呼籲大家關注青光眼的威脅,透過1年至少1次眼科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不讓號稱視力小偷的青光眼找上門。 -
女童葉黃素吃太多膚色變黃以為肝出問題 檢查竟是這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26有名4歲女童的膚色有點泛黃,尤其是臉跟掌心。家長注意到後,先帶去鄰近診所就醫檢查,發現雖然膽紅素沒有上升,但是鹼性磷酸酶指數(Alkaline phosphatase)上升,擔心是不是肝臟出了問題,便帶至童綜合醫院小兒腸胃科胡書瑋醫師門診診療。 -
6旬婦被異物噴到眼睛!尋求偏方治療 竟致永久性傷害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2051位60歲黃奶奶雙眼視力模糊好幾年了,曾被診斷有白內障,但一直不想開刀!近日她在工作時眼睛被異物噴到很不舒服,聽鄰居推薦,尋求坊間的針灸師傅治療。不料,在針灸的時候黃奶奶看到血絲在飄,接著很快就一片黑,嚇得趕緊就醫,但已造成眼睛不可逆的傷害。長安醫院眼科醫師彭書昱提醒,眼睛是很複雜而脆弱的感覺器官,若眼睛不適一定要找眼科醫師評估檢查,以免造成永久的傷害。 -
近視雷射手術怎麼選? 眼科醫師分析治療趨勢比較優劣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245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近視比例越來越高,然而戴眼鏡常帶來許多生活上不便,例如戴口罩時眼鏡起霧、運動時不方便等,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眼科醫師朱智盟認為,目前全準分子近視雷射以數位方式標準化程序、減少人為操作風險,術後不易形成乾眼等問題,可供近視族相對安全的新選擇。 -
黃斑部病變分乾、濕2類型 與血管不正常增生有關是它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559晶愛眼科診所陳逸川醫師表示,黃斑部病變會隨著年紀增長、老化,導致視力愈來愈差,而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並非完全無藥可醫,針對老年性濕性黃斑部後方血管異常增生、滲漏出液體和血液而傷害到黃斑部,目前能透過「眼內注射」的方式延緩惡化,有效搶救視力。 -
白內障食療、點眼藥可以好? 專家破除網路免開刀謠言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059網路上流傳1則「南瓜加它吃1口,老花眼白內障不見了!」的影片,講得活靈活現,好像常吃南瓜、黑芝麻、苟杞、花椰菜、紅蘿蔔、菠菜等天然食物,就可以治療老花眼、白內障。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這根本是無稽之談!另1段長度約1分鐘影片,形式看似新聞報導,內容提到白內障可免開刀,用眼藥水就能治療。還出現「三軍總醫院眼科部部主任呂大文教你1招,不用手術擺脫白內障,恢復視力5.0」的字樣,其實是不肖人士建立的一頁式詐騙網站。 -
水晶體熟透再進行白內障手術? 醫:誘發青光眼風險增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637眼前一片霧茫茫,小心可能不只是眼睛疲勞,尤其60歲以上的年長者,需留意是否罹患白內障。不過,眼科醫師林芸萱也提醒,一般而言,白內障多發生在年紀較長的人,但也有部分20、30歲的年輕人因為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眼睛受到外力撞擊,或有高度近視者,也可能會出現白內障。而最讓白內障病患與家屬困擾的事情莫過於人工水晶體的選擇,由於目前人工水晶體的種類多元,許多民眾對於白內障手術應植入哪一種人工水晶體毫無頭緒,甚至有病患會直接請醫師自行幫他決定,林芸萱醫師建議,由於人工水晶體植入後就是用一輩子,民眾應做好功課、審慎評估與選擇。 -
預防學童近視從「遠視儲備量」做起 4大近視迷思1次看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515近期不少人說將台灣是近視王國,顯示學童近視情形相當嚴峻。依照國健署106年的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幼兒園小班近視率為6.9%,到國小1年級達到19.8%;國小6年級時,近視率已達到70.6%,等於是10名學生就有7人近視。醫師呼籲避免幼童近視,讓孩子用眼30分鐘後休息10分鐘,做好遠視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