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黑質
-
帕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 逆轉中腦「黑質」異常現生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0350帕金森氏症是1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發病年齡多落在50至60歲之間,常見症狀有活動緩慢、肌肉僵硬、步行困難、顫抖等。侯泰宇院長說明,帕金森氏症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主要目的是維持日常生活的活動能力、緩和症狀,但只能補充患者體內的多巴胺濃度,無法抑制退化,且長期服藥有副作用風險。 -
歌后詹雅雯驚傳帕金森氏症 10大症狀有3項應提高警覺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386之前詹雅雯就罹患喉部腫瘤,以及無法自行分泌口水的罕見疾病之後,最近2個月來,食慾變差,吃不下東西,爆瘦8公斤,至台大醫院接受檢查,確診為帕金森氏症,左腦已經中度萎縮。目前她持續服用藥物,仍保有行動能力。 -
走路變慢可能不只是老化! 巴金森症10大警訊要注意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81「大家最熟悉的巴金森症症狀就是顫抖,其次是動作變慢、姿態前傾、步伐變小。」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兼臨床神經暨行為醫學中心主任吳瑞美醫師解釋:「有些患者因為動作慢、關節僵硬,可能會先到其他科別就診,最後才發現是巴金森症。」 -
從勁量電池變斷電人生 帕金森氏症10大警訊不可不知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5228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表示,帕金森氏症是種慢性神經退化疾病,由於腦內「黑質部位」退化,導致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使得肌肉活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影響身體活動能力。 -
他帕金森氏症手抖不停 深部腦刺激手術重拾生活品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60目前在治療上,以左多巴等藥物為主,目的是補充腦部黑質神經細胞死亡後所缺乏的多巴胺,在初期接受藥物治療,症狀均能控制良好,但部分患者可能在數年後產生嚴重的藥物波動及異動症,一旦療效變差,就需考慮深部腦刺激手術。
-
肥胖傷身也傷腦 腦齡比正常人老10歲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665英國Cambridge大學的研究團隊表示,研究中持續分析了470多位20到87歲的參與者,其中有246位參與者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在18.5至25之間,屬於正常體重的;還有150位參與者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在25至30之間,屬於體重過重的;另有70多位參與者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則超過30,已經算是肥胖程度的人。 -
燕子尾巴不見了 當心帕金森氏症上身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534陳女士今年71歲,幾年前開始手無力,舉不起來,左手會不自主抖動,症狀日益嚴重,到醫院檢查頸椎也找不出原因。後來透過這項影像新技術,才確診為帕金森氏症。 -
健保給付深層腦部刺激器 巴金森氏患者受惠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36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門委員蔡文全指出,「深層腦部刺激器」雖不能直接治療巴金森氏症,但可產生電流來調節病患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降低異動症的發生頻率,有效減少病人日後藥物用量、看病次數及併發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