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鼻竇炎
-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 醫:把握6歲上小學前黃金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88如何突破治療瓶頸,幫助中重度異膚兒童長期安全穩控疾病呢?王志堯理事長表示,隨著醫療進步,目前已有多種標靶藥物,如:生物製劑及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突破中重度異膚嬰幼兒的治療瓶頸,精準鎖定引發乾癢與發炎的細胞激素,安全性高,且搔癢與發炎症狀改善顯著。 -
鼻過敏和鼻竇炎易混淆!如何區分? 耳鼻喉科醫師解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302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鼻腔內部結構可分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3部分,上鼻甲位於兩眼中間眉心處,掌管嗅覺,而下鼻甲體積最大。鼻子主要功能是呼吸通道,正常會有少量分泌物,當鼻黏膜碰到過冷空氣、會膨脹後加溫,吸入空氣進入肺部,一旦鼻子發炎或過敏發炎,分泌物會增加、下鼻甲黏膜腫大,便會導致鼻塞,嚴重還可能引發頭痛。 -
鼻竇炎、感冒、鼻過敏分不清? 鼻竇炎合併這個最難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7鼻竇炎是因為感染或體質等因素引起發炎反應,造成鼻腔及鼻竇黏膜發炎、鼻竇口阻塞,估計全台超過300萬人罹患慢性鼻竇炎,而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屬於鼻竇炎類型中的「困難治療類型」。 -
鼻子充滿魚腥味!不是新冠害的 是鼻竇黴菌球長滿鼻腔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244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收治1名52歲男性,近幾個月來左側鼻腔不時有黃色膿鼻涕伴隨鼻塞情形,後來甚至開始聞到腐臭的魚腥味,所以決定至醫院耳鼻喉科就診。醫師進行鼻竇內視鏡檢查發現在左側鼻腔內有起士樣的膿鼻涕,進一步安排鼻竇電腦斷層顯示左側上頷竇內有不均質鈣化以及上頷竇外壁增厚情形,診斷為鼻竇黴菌球(Fungal ball)。在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內視鏡鼻竇手術。手術中順利將左側上頷竇開口擴大並將鼻竇黴菌球徹底清除。 -
3旬女確診後腦霧!忘東忘西影響工作 接受治療才改善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20歷時3年的疫情逐漸消弭,不少人會出現長新冠的現象,其中腦霧更是常聽見的症狀之一。目前醫學界對於新冠肺炎引起腦霧的原因尚未定論,可以把腦霧當作是腦損傷的一種,為腦神經細胞受損或腦細胞的粒線體受損。一般來說,腦霧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短暫失憶、長期失眠、精神不濟的情況,好發族群為各年齡層確診後症狀較嚴重且有長新冠現象的人。台北慈濟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張孟宗指出,高壓氧艙治療運用在染疫後出現長新冠症狀的民眾,有顯著的改善效果。 -
疼痛是疾病徵兆!耳朵劇烈疼痛 恐暗示這5大健康問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249儘管耳痛在兒童中更為常見,但耳朵痛也會影響成年人,甚至可能導致失眠。耳朵痛可能是耳道內積垢、感染,或是牙痛伴隨的症狀等問題;而在耳朵疼痛的情況下,許多人認為只要清除黏性物質就會有所幫助,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因為長期的耳朵痛可能預示著更嚴重的問題,需要去診所就診檢查。全面了解疼痛的起源和後果很重要,因此列出了可能導致耳朵不適的原因,有5大項。 -
鼻竇炎併鼻息肉老復發!恐與體質有關 醫曝治療新選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6689隨精準醫療世代來臨,醫界近年也發現生物製劑有助降低慢性鼻竇炎併鼻息肉復發風險。台灣在2022年跟隨歐洲鼻竇炎鼻息肉治療指引 (EPOS2020)的腳步,公布生物製劑使用指引。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傅嘉祥表示,生物製劑治療可抑制呼吸道免疫反應,降低發炎,減少呼吸道上皮障壁被破壞,進而抑制鼻息肉生長,即可減緩患者鼻塞、嗅覺不佳等困擾,或是降低手術後復發的機會,無疑讓患者多了一項治療選擇。 -
黃鼻涕與鼻塞塞到難以呼吸 鼻竇內視鏡手術助呼吸暢通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36鼻竇炎是因為鼻子感染或受到刺激,造成鼻腔黏膜腫脹導致鼻竇開口阻塞,分泌物累積在鼻竇內造成感染與發炎。恩主公醫院耳鼻喉科郭哲麟醫師表示,臨床上常見的症狀像是鼻塞、膿鼻涕、鼻涕倒流、咳嗽等,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嗅覺低下,聞不到味道會對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若是煮飯燒焦造成火災或瓦斯外洩無法及時聞到,就可能釀成嚴重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