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鼻胃管
-
七旬翁中風後逐步脫離鼻胃管 AI快速評估吞嚥功能助攻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501172歲陳先生日前突然說話不清和吞嚥困難,在家反覆嗆咳2天後被家人帶來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暨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孟倉門診,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延腦外側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治療後病情日趨穩定,但仍舊吞嚥困難,無法安全進食、喝水,只能仰賴鼻胃管。長期下來不僅體重驟減、情緒低落,更因吸入性肺炎風險倍增,讓家屬焦慮不已。 -
講座報名/火燒心與吞嚥困難 醫師解析預防與治療方法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5472醫消化內科專任主治醫師甘育安,應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及財團法人武聖關公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之邀,將於9月20日(六)下午,帶來專題講座「胃食道逆流與吞嚥困難」,分享早期預防觀念、臨床治療方法與改善日常生活品質的實用建議。 -
失智症致進食困難 醫病共享決策助家屬做最佳照護選擇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058隨著全球人口逐漸老化,失智症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議題。許多失智症患者在病程發展的過程中,常會出現進食困難,導致營養不良、脫水、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的情況。而當家屬或照護者面對這樣的狀況時,該如何做出符合患者最佳利益的照護決策便成了艱難且具挑戰的課題,這時,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便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 -
誰需要裝鼻胃管? 高齡長者使用鼻胃管後有機會移除?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471健保署統計,民國112年度全台灣鼻胃管插管人數約21萬人,其中65歲以上比例約64%。國內護理之家住民鼻胃管使用率高達5成,今年年初衛福部長邱泰源於立院允諾,擬定機構拔除鼻胃管計畫,避免生命最後人人戴著「長長的鼻子」。邱泰源強調,台灣應盡快跟上日本腳步,落實以「人」為中心照顧,已交由長照司主責,將移除鼻胃管設為長照3.0重點,儘速提出計畫。 -
飯後不定時腹痛、想吐常被誤解! 原來少年罹患這疾病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33014歲謝姓少年,從7歲開始就出現腸胃不適症狀,腹痛、腹瀉、便秘等,媽媽也帶著他求診各醫院治療,但都沒有真正的改善。去年開始出現持續性噁心嘔吐狀況,並且體重明顯下降,169公分的少年,3個月內體重從52.5公斤下降到48公斤,媽媽又帶他到各醫院看診皆未改善,因此上網搜尋類似個案治療成功案例,才從北部南下到台中找童綜合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郭敏勇診療。 -
重症肌無力發病時像「全身當機」 難治型患者想活下去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689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葉建宏表示,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免疫系統異常產生抗體,錯誤攻擊神經肌肉傳導系統,導致肌肉無法正常運作,進而釀成肌肉無力等症狀,好發於20歲至30歲女性及50歲以上男性。 -
急救前線!水里救護站春節患者激增 醫護守護偏鄉健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94南投水里急診救護站自2023年3月16日成立以來,已成為當地居民與遊客的重要醫療支援站。今年春節期間,救護站的病患數量較往年激增5倍,醫護團隊面臨巨大挑戰,但仍堅守崗位,成功處理多起急重症案例。 -
女子中風癱瘓留失語後遺症 雙和醫院科技輔助復健奏效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5037歲的高小姐在某公司擔任人資主管,半年前與朋友聚餐時突然昏倒,緊急送醫後竟是腦血管瘤破裂導致的出血性腦中風,雖進行手術搶救,但仍在加護病房昏迷逾二十天,甦醒後留下四肢癱軟無力,以及口齒不清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