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心臟
-
女大生突患病毒性心肌炎導致心臟衰竭 葉克膜救回一命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776劉殷佐強調,心肌炎是指心肌受到病毒、細菌侵犯,使得心臟肌肉層發炎,影響心臟能排出的血量;心肌炎的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很容易與感冒或腸胃炎混淆而忽略,當症狀轉趨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心臟衰竭、休克或缺血性中風等嚴重併發症,並於數小時或數天內死亡。 -
第11輪開放預約首度採分流制 第12輪BNT全年齡可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1在疫苗部分,第11輪開放BNT第1劑、AZ第2劑,符合資格者今(11日)可預約接種,指揮中心首次採分流制。 -
乾眼症常見4大症狀你有嗎? 口罩佩戴不正確也會導致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60角膜前方有淚液分布,淚液由外而內共3層,分別是脂肪層、水層和黏液層,主要維持眼睛濕潤,如其中一層分泌不足或不穩定,淚液滲透壓變高,就會造成角膜破皮或發炎,導致「乾澀、異物感、灼熱感、畏光」等症狀。 -
聯亞受試者成「韭菜孤兒」沒疫苗可打 待解盲後可造冊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97今(10)日國慶日普天同慶無新增本土個案,也無死亡個案,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6男1女,年齡介於10多歲至40多歲,其中2人屬於「突破性感染」,分別在8月施打2劑中國大陸的國藥跟科興等疫苗。 -
第12輪BNT、莫德納、AZ等 10月22日進入接種高峰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0指揮中心預告,第12輪提供全年齡層BNT與第2劑莫德納使用,前者約170萬人,後者則以在7月16日之前打過第1劑莫德納者優先,估計100萬人。 -
騎單車好處多! 心臟病、癌症和死亡風險都低於開車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34英國劍橋大學的Richard Patterson和倫敦帝國學院的Anthony Laverty指出,眾所周知,有許多人都沒有足夠的運動,這與全球每年320萬至530萬人的死亡有關。而我們知道,運動對健康有益,包括能夠降低罹患心臟病、第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甚至是憂鬱症的風險。 -
本土連4天零確診 10月5日起開放2項戶外戴口罩政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3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相對穩定,經過中秋節後的人口流動,疫情仍維持相當好,因此,10月5日起開放2項戶外戴口罩政策,原則為「空曠區域、保持社交距離,可不用戴。」 -
牙周病害你難受孕? 揪出造成不孕和流產的4大豬隊友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5223近年研究已經證實,牙周病會大幅提高早產與嬰兒體重不足的風險。一項發表在《美國牙醫學會期刊》的研究指出,患有晚期牙周病(齒根骨膜炎)的女性,早產的機率高出一般4~7倍,此外,也會增加流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