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mRNA
-
mRNA疫苗技術獲諾貝爾生醫獎 有助未來癌症疫苗發展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423今(2023)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在mRNA疫苗技術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總結,這次得獎者在15年前不顧艱難所發明的技術,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成為mRNA疫苗快速發展的基礎,及時製造出足夠的疫苗來對抗新冠肺炎,未來更可發展出能預防其他疾病的疫苗,實至名歸。 -
台灣mRNA研究能量大爆發! 莫德納培育新創研究人才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339為加速mRNA研究,賦能在地研發團隊,由莫德納台灣發起、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執行的第一屆「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計畫,於9月21日公布獲獎名單,並同時舉行頒獎典禮。包括中央研究院唐堂副院長、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主任、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莫德納資深副總裁Patrick Bergstedt以及莫德納台灣李宜真總經理等人出席頒獎典禮。經公開收案共有35隊報名,最終選出5組獲獎團隊與個人,將獲得總額新台幣250萬元的獎金,以及莫德納一對一業師輔導的資格。 -
6個月到5歲童疫苗明日接種 幼兒園、托嬰中心也可施打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5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滿6個月至5歲(未滿6歲)嬰幼兒之莫德納 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預計於今(2022)年7月21日起實施。 -
本土+34748!死亡+96 40歲女性打滿3劑疫苗仍病逝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6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2)日新增3萬4748例本土個案、333例中重症案例、96人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與昨天相較,今本土病例與死亡個案人數均較低,「目前本土確診數都是以每周減少8萬例的速度逐步下降。」 -
心臟病患接種mRNA疫苗 容易引發心肌炎、心包膜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82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OVID-19疫苗相關指引資料顯示,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心包膜炎是包圍心臟周圍的纖維組織發炎。 這兩個情況可以單獨或同時發生(心肌心包膜炎),發病的原因主要為病毒感染(腸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能因其他原因(如免疫反應、細菌感染)引起心肌及心包膜的發炎反應。
-
台灣迎來首批BNT! 網友熱搜BNT疫苗QA重點1次解答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305根據頂尖期刊《自然》發表的1項英國研究,其重點探討BNT疫苗在不同年齡的免疫反應,共分析140位至少施打1劑BNT的長者和年輕醫護。結果顯示,T細胞免疫反應隨年齡升高而下降,80歲以上長者中和抗體濃度偵測率劇降。 -
郭台銘500萬劑BNT有望解套 新冠疫苗混打有條件開放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1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日記者會中說明,已開會同意「附條件專案進口」,意味郭台銘購買輝瑞BNT疫苗500萬劑,入台機會越來越大,但陳時中也強調,最主要希望能附原廠出貨證明;同時,指揮中心開放新冠疫苗有限度混打,施打AZ疫苗曾有嚴重過敏反應,可施打mRNA疫苗。 -
接種新冠疫苗副作用有哪些? 各家廠牌1張表秒看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170陳時中強調,牛津AZ疫苗出現發燒比例,相對其他副作用低很多,但容易發生誤判。台灣在未來開啟接種後,也會有類似狀況,因此會安排醫事人原交錯接種,避免誤判狀況發生,未來3種廠牌接種的情況也會滾動式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