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3D列印
-
台灣醫療科技展登場! 台大醫院倒奶神器讓育兒更輕鬆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944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於12月5日至12月8日在南港展覽館隆重舉辦,臺大醫院暨臺灣大學展館將於1館4樓展出在醫療領域應用先進科技的成就。此次盛會由生策會主辦,旨在為專業人士提供一個了解最新醫療科技發展的良機,同時引領未來國內外醫療的發展方向。臺大醫院將基於生成式AI、虛擬實境技術及智慧科技等前沿科技,展示14項卓越成果;臺灣大學攜手友校共同展出10項多元研發技術。 -
生命最後的禮物!器官捐贈不留遺憾 3D列印撫慰家屬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2562年多的抗癌過程,小婷在醫院不斷往返,展現治療的決心與積極,且從不喊苦,日前,小婷主動安排安寧緩和醫療、器官捐贈及身後事宜等,並親自邀請家人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成功為自己生命做決定的同時,也緩解了家人在面對艱難選擇的壓力,在小婷離世後,她捐贈「眼角膜」幫助需要的病人,讓愛延續下去。 -
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女會計師腦死 器官捐贈留大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0671名45歲的會計師日前腦部動脈瘤破裂造成顱內大出血,後續轉至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急診,經搶救後仍不樂觀,家屬看到她曾簽屬過器官捐贈同意書,與雙和醫院沈筱真社工師討論後,決定完成她遺愛人間的意願,忍痛同意進行器官捐贈。 -
缺牙不治療恐影響外觀 自體牙移植有助恢復咬合與美貌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870新竹臺大分院牙科部張紘銘醫師說明,黃小姐案例即為自體牙移植,當病人因先天發育、外傷、齲齒等原因失去牙齒時,用病人自身的其他牙齒移植並取代,不僅能恢復咬合功能,也能提升外貌美觀。隨著數位牙科進步,在以牙科電腦斷層和光學口腔掃描進行資料收集後,醫師得以在電腦軟體上模擬移植手術,並藉由導航和導板等工具精準地執行手術計畫。 -
換人工關節竟染蜂窩性組織炎! 植入這物有效控制感染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093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平均每年約有1萬5千人次置換人工膝關節,年齡分布在60至70歲,林宗立醫師指出,人工膝關節置換是老年人普遍且成熟的手術,成功率極高,但偶爾還是會有術後感染的可能性,發生率約1%;發生感染主要症狀包括膝關節疼痛、傷口紅腫、竇道化膿及蜂窩性組織炎久病不癒等,若延遲正確治療造成必須反覆手術與拔除人工關節,嚴重者導致關節功能永久喪失。 -
醫療元宇宙助手術 3D影像VR切除腫瘤!婦女重拾音樂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98137歲、僑居美國的唐小姐,因右上背部疼痛及右手臂痠麻,在當地接受高階影像及切片檢查,確診右側胸壁頂端靠近肩關節處一顆直徑5.1公分的纖維樣瘤,位置緊貼鎖骨下動、靜脈及臂神經叢,手術困難度極高,她特地回國動刀,台大團隊透過虛擬3D列印,精準定位腫瘤,順利切除。 -
北榮微創全髖臼轉位手術增髖關節穩定 女大生重拾舞蹈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52台北榮總髖臼發育不良治療團隊建議,以微創式全髖臼轉位手術來增加髖關節穩定程度及增加受力面積,減少小呈未來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機會。台北榮總骨科許逵翔醫師與身障重建中心3D列印俞文展助理研究員合作,將當事人的髖關節3D模型印出,做出術前規劃,事先計算好最佳的轉動角度,並藉由事先設計好的轉動測量器於術中確認轉動角度。 -
壯年男車禍後左膝變形跛行 微創膝關節鏡助他重拾長跑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147不少人因交通意外造成膝關節粉碎性脛骨平台骨折,長庚醫院的詹益聖教授團隊協助2位傷者,透過微創膝關節鏡合併3D列印精準切骨導引矯正手術,兩人都能重拾熱愛的運動。長庚醫院提到2位30多歲的男性,都是因為車禍造成粉碎性脛骨平台骨折,雖進行不同處理仍難以回復日常生活,其中一位在術後1年仍變形、彎曲不良、跛行及長期疼痛。經詹益聖教授使用微創膝關節鏡合併3D列印精準切骨導引矯正手術,恢復日常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