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50歲以上
-
大腸癌致病元兇!不良飲食恐惹禍 定期篩檢能遠離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7664年末將近,節慶聚餐邀約多,然而民眾飲食西化、攝取肉量過多、纖維太少等習慣竟會增加大腸癌發生機率!110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為國人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位,新診斷個案中50歲以上民眾占約9成,為主要受影響族群。國民健康署表示,平時除了均衡飲食,大家更要定期篩檢,政府有補助50歲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大腸癌篩檢,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
停經後出血!小心子宮內膜癌 女性出現這些症狀速就醫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5776根據我國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0年新診斷出子宮體癌個案3,181名(其中子宮內膜癌占92.61%),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17.0人,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5位,發生的年齡中位數為57歲。112年子宮體癌死亡人數為535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2.4人,為我國女性癌症死因第10位。 -
預防老年黃斑部病變發生 董氏:日常必吃4種護眼食物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290董氏基金會主任許惠玉表示,50歲以上樂齡族想要預防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每日至少需攝取300公克以上蔬菜及2個拳頭大小的水果,且其中深色需達3分之1以上(包括深綠和黃橙紅色);每週2次魚、每週2至4顆蛋黃,不用花冤枉錢購買葉黃素、玉米黃素。 -
腸病毒威脅不減!就診數升2.1% 小心這時傳染力最強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196疾病管制署今(22)日宣導,腸病毒感染者在發病前,喉嚨與糞便就有病毒存在,此時就有傳染力,在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且可持續隨著糞便排出病毒,時間可達8到12週之久,因此痊癒後仍應繼續注意個人手部衛生。在此呼籲家長與教托育機構仍應保持警覺,教導學童落實正確洗手等良好衛生觀念,並注意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清潔與消毒。 -
如何分辨單純疱疹和帶狀疱疹? 出現瀰漫性病灶是警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79461歲的王姓女士罹患糖尿病及高血壓多年,日前胸壁右側突然出現多顆疼痛性水皰,隔天又於左側腹部、背部、四肢、頭皮、嘴唇、及口腔內發現許多水皰病灶,有些水皰破裂變成破皮傷口,有的乾掉結痂。由於病灶越來越多,王女士來到奇美醫院急診就醫,會診皮膚科主治醫師陳麒亘診斷為「瀰漫性帶狀疱疹病毒感染」。 -
髖部骨折死亡率高於癌症! 醫師警告應從骨鬆開始預防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60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第2大流行病,其中,屬高齡社會的台灣,髖部骨折率更居亞洲首位。每年10月20日為世界骨鬆日 (World Osteoporosis Day),為響應世界骨鬆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陳崇桓理事長呼籲長者應正視骨質疏鬆的威脅,並倡導「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鼓勵國人進行DXA骨密度檢測,提早預防骨質疏鬆。 -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恐致胃癌! 國健署教你5招遠離威脅
癌症新知 / 胃癌4501依據國民健康署110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胃癌位居國人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8名,且胃癌患者中有8至9成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國民健康署提供保「胃」5招,從生活做起,減少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機率,降低胃癌的發生。 -
吸菸長者更容易骨折! 國健署鼓勵國人現在起為愛戒菸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15根據國民健康署111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50歲以上國人吸菸率為9.6%,推估約為90萬人,而成人每4人中就有1人暴露於家庭2手菸的環境中。此外,研究也顯示戒菸能夠有效降低罹患肺癌、心血管疾病和骨折的風險,為呼籲民眾戒菸,國健署今(14)日舉行「為愛戒菸」記者會,邀請國人共同打造無菸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