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ALS
-
睡前滑手機是致病兇手? 專家警告「電磁波NG行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81SOD是什麼?數值低落的話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林美秀指出,酗酒、抽菸等不良的生活習慣、藥物、創傷、環境汙染及毒素、紫外線與輻射線等,都會產生對身體有害因子「自由基」(free radicals),而自由基攻擊其他分子的過程,就稱之為「氧化壓力」;一般狀況下,身體會透過「抗氧化物」(antioxidant)來修補氧化壓力所帶來的傷害,SOD就是其中一個因子。 -
新冠籠罩台灣肺炎死亡率卻下降 交通意外死亡率反上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85這項國際合作研究係由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高志文博士、Mattia Sanna博士、護理學院黃詩鈞博士,以及中國醫藥大學溫啟邦講座教授和澳洲Menzie健康研究院Marita Helfer博士與蔡閔光博士等專家學者攜手合作。 -
作家劉墉天雨「鞋滑」險摔倒 消基會籲訂鞋具防滑標準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877消基會表示,市售鞋子所標榜「防滑」功能,許多恐怕並未經過第3方檢驗機構檢測,或並未充分提供經過檢驗的證明,許多運動鞋都宣稱有減震、彈力、防滑功能,價格竟從百元到近萬元價格者都有,作家劉墉在雨天行走的差點滑倒一事,給消費者使用鞋具的安全上,帶來這般的警訊。 -
國衛院數學模型證實 台灣新冠政策有效阻止病毒擴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38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與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合作,利用真實數據與數學模型證實,良好的邊境管控、詳盡的疫情調查、確實的隔離與檢疫、以及民眾遵行防疫措施,為台灣抗疫4大支柱。 -
全身性疼痛做遍檢查找不出病因? 可能是心理壓力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75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是種很常見卻又神秘的疼痛病。約有2至6%的成年人罹患此病,是神經科及疼痛科門診常見的疼痛疾患之一。其特徵是慢性廣泛性肌肉疼痛,並伴隨疲勞、失眠、焦慮和憂鬱。這些情形會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甚至導致失能。從過去的臨床研究發現,日常生活精神壓力被認為會誘發或加重纖維肌痛症症狀。然而,壓力曝露與疾病發生間的因果關係在臨床研究上仍然難以認定,且醫學上對於該病的病生理機轉也仍然不清楚。
-
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及早治療 可能降低心血管硬化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46利兹大學心臟病學教授Sven Plein表示,在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初期,即便是沒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血管硬化程度也會增加。研究中找來了82名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透過心臟掃描之後發現,主動脈血管僵硬化程度比沒有罹病的人還要高。 -
長期服用類固醇有副作用 短期使用風險可能降低嗎?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234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蔡慧如研究員,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溼科醫師姚宗杰、國立成功大學數據科學研究所張升懋副教授及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陳安安講座副教授共同合作,針對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的安全性進行探究與分析。 -
腎功能不佳採低鈉飲食很危險? 小心鉀離子過高恐喪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241呂理哲持續說明,市面上部分低鈉鹽產品,可能讓民眾有種誤解,覺得低鈉等於低鹽,但事實卻不然,鈉與鉀在化學週期表上性質相近,也可以提供鹹味,因此部分低鈉鹽產品,為了保持口感,增加了鉀的含量,而當身體鉀含量超標,腎臟就必須排出多餘量,否則將會有最嚴重的致命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