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B型肝炎
-
對抗腫瘤及惡性體質 適度肌力訓練有助體力恢復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854陳政國指出,惡病體質是造成癌症病患死亡的原因之一,會出現體重異常減輕、肌肉無力、疲倦等現象,容易被誤以為是營養不良所致,但其實問題出在代謝異常,案例中的張先生除透過中西醫合併治療外,也搭配復健運動,順利於3個月後改善睡眠、精神,肌肉量與體重也持續回穩,成功克服抗癌路上的各種困難。 -
【新冠肺炎死亡累計5例】國內單日死亡添3例 指揮中心研判慢性病增加重症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指揮中心日前資料,第34例患者是日前北部醫院群聚指標個案,引發多人群聚,包含家人、護理師、同病房不同病室的病人與探病者感染,曾經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脫口而出「林口」二字,確認沒有出境紀錄,研判在國內感染。 -
中年B肝男腹脹難耐就醫確診肝癌 貪杯終釀「肝悲」
癌症新知 / 肝癌442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張家熙表示,張先生身高約168公分,體重達102公斤,經檢測發現,他血液中B型肝炎病毒量數值超標,高達1億7千萬以上(>170000000 IU/ml),血脂肪與血糖也略高,腹部超音波顯示肝脾腫大,並有重度脂肪肝及肝實質化病變(纖維化),且在病毒、酒精、代謝症候群共同催化之下,惡化成肝纖維化及肝癌,故首要之急是申請強效抗病毒藥物,穩定肝功能後再接受後續癌症治療。 -
COVID-19傳染力較SARS強 無症狀感染者增防疫困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4張上淳分析,COVID-19屬於演化成功的病毒,與SARS相較,傳染力更強,且更為聰明,分析這20名確定個案病程,有些發燒表現不明顯,只有稍微高燒一下下,隨即退燒,但此時仍有肺炎症狀。 -
【武漢肺炎】本土感染首例死亡 目前國內確診達20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6台灣出現武漢肺炎(COVID-19)首例本土感染死亡!今(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1名居住中部60多歲男性,1月27日出現咳嗽,2月3日因呼吸急促就醫,個案已於2月15日晚間因肺炎合併敗血症死亡。由於沒有中港澳旅遊史,未懷疑武漢肺炎,但防疫單位回溯採檢發現陽性,並採檢同住家人發現無症狀感染者,目前台灣武漢肺炎感染人數上升至20人。 -
肝硬化不可逆? 發現罹病結合中醫治療可望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609肝是沉默的器官,沒有痛覺神經,肝纖維化或肝硬化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從肝發炎到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的過程中,時間長度從3、5年,甚至數十年,患者都不易明顯察覺。莊振杉表示,多數民眾是透過健康檢查,才無意中發現自己肝有問題,或是身體發生異樣,比如說:體力減退、疲倦、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脇肋脹悶疼、黃疸、甚至腹脹水腫、出血、昏迷休克後,就醫才得知肝已出現硬化。 -
慢性B型肝炎停藥易復發 嚴密個人化追蹤降肝癌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007台大醫院醫療團隊察覺,停用抗病毒藥物的種類顯著影響停藥後復發的速度及型態。病毒再現及肝炎復發的時間,可以早在停藥後1個月即發生,大部分患者在停藥的3至9個月內最易復發,停藥1年後就較少有復發的情形。 -
109年新增健保給付新藥 超過10萬病友受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644健康保險署組長戴雪詠表示,108年健保給付超過34種新藥,且擴增了18類疾病藥品的給付範圍,當中又以癌藥比率最高,占了40%,範圍涵蓋乳癌、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胰腺癌等12種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