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B肝
-
類風溼性關節炎注意 免疫制劑恐讓康復型B肝再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47北榮長期追蹤1,494位康復型B型肝炎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結果發現,其中17位患者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即已經消失的表面抗原再次出現),部分患者發生嚴重肝炎。 -
健康檢查可揪出脂肪肝警訊 避免惡化應從2方面著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951國泰健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許舒淳說,脂肪肝為肝臟累積過多脂肪導致發炎,國泰健檢2019年客戶健檢數值統計,近5成受檢者出現脂肪肝警訊,40至69歲中每2人就有1人脂肪肝。 -
顏清標三弟也罹肝癌 及早接受肝癌預防保健可免憾事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183多年來,肝炎被喻為國病,感染人數達2、300萬人,國健署提醒,年滿45至54歲民眾、40至60歲原住民均有1次肝炎篩檢公費補助,務必接受檢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宮廟提供抗病毒草藥 B肝婦人不慎服用險些發生憾事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30760歲的張媽媽患有B型肝炎,最近聽聞家附近的宮廟,開始發放具有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及增強免疫力之功效的草藥,便與其他居民一同排隊購買,沒想到連續喝3周以後,就險些要了她的命。 -
對抗腫瘤及惡性體質 適度肌力訓練有助體力恢復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851陳政國指出,惡病體質是造成癌症病患死亡的原因之一,會出現體重異常減輕、肌肉無力、疲倦等現象,容易被誤以為是營養不良所致,但其實問題出在代謝異常,案例中的張先生除透過中西醫合併治療外,也搭配復健運動,順利於3個月後改善睡眠、精神,肌肉量與體重也持續回穩,成功克服抗癌路上的各種困難。 -
中年B肝男腹脹難耐就醫確診肝癌 貪杯終釀「肝悲」
癌症新知 / 肝癌4427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張家熙表示,張先生身高約168公分,體重達102公斤,經檢測發現,他血液中B型肝炎病毒量數值超標,高達1億7千萬以上(>170000000 IU/ml),血脂肪與血糖也略高,腹部超音波顯示肝脾腫大,並有重度脂肪肝及肝實質化病變(纖維化),且在病毒、酒精、代謝症候群共同催化之下,惡化成肝纖維化及肝癌,故首要之急是申請強效抗病毒藥物,穩定肝功能後再接受後續癌症治療。 -
慢性B型肝炎停藥易復發 嚴密個人化追蹤降肝癌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006台大醫院醫療團隊察覺,停用抗病毒藥物的種類顯著影響停藥後復發的速度及型態。病毒再現及肝炎復發的時間,可以早在停藥後1個月即發生,大部分患者在停藥的3至9個月內最易復發,停藥1年後就較少有復發的情形。 -
國內第1例孕婦肝臟移植 術後成功誕下寶寶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28林口長庚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李威震表示,肝臟移植手術複雜且屬高風險,如果在懷孕的狀態下進行,另需考量胎兒的安全性,確保術中胎兒心跳、血壓穩定,否則可能導致胎死腹中。不過查閱國內外文獻,孕期中接受肝臟移植手術者,全世界只有5例,其中僅2例順利生產,台灣過去也無這種案例。由於難度極高,一般不建議孕婦接受移植手術,而是直接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