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BRCA
-
對抗婦癌、攝護腺癌 健保6月起擴增給付PARP抑制劑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4143中央健康保險署(以下稱健保署)為提升癌症病人的治療權益,於今(114)年3月28日及4月17日召開之藥品共同擬訂會議通過2項PARP抑制劑用於「晚期高度惡性上皮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維持治療」、「早期乳癌術後輔助治療」及「轉移性去勢療法抗性攝護腺癌第一線」,預估嘉惠約775名癌症病友,挹注年藥費約9.79億元,並於今(114)年6月1日生效。 -
三陰性乳癌是什麼?高死亡易復發? 三陰性乳癌全解析
癌症新知 / 乳癌7330根據衛福部公布112年國人10大死因,癌症蟬聯42年國人10大死因之首。此外,根據衛福部的資料顯示,乳癌是女性癌症10大死因排名第2名,且近年乳癌發生率成長也呈明顯的上升。其中,所有乳癌的種類中,又以三陰性乳癌最惡名昭彰,不僅進程快速,死亡率也較其他乳癌高,而國泰綜合醫院乳房中心主任蔡明霖醫師建議民眾,針對乳癌的預防,還是要透過定期篩檢,才能做到最有效的防治。 -
新突破!國衛院首繪台灣乳癌基因變異圖譜 登國際期刊
癌症新知 / 乳癌5960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病率最高的癌症,110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當年度乳癌新增1萬5448人,而111年就醫人數達16萬多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運用次世代定序技術檢測發現,基因檢測可為約4成台灣晚期乳癌患者提供治療選擇的幫助。 -
更年期女性小腹微凸恐罹癌 建議30歲女性常規婦科檢查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8860温國璋醫師提醒,如果常感覺腹脹、食慾不振或是排便習慣改變,出現頻尿、腹痛等,建議就醫進一步檢查,除了腸胃科或泌尿科外,也應到婦產科就診。若有乳癌、卵巢癌等家族病史者,建議女性30歲開始常規回婦產科檢查,同時可以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50歲後停經婦女應定期檢查,若是有相關懷疑的症狀可以透過超音波檢查以及抽血檢驗腫瘤指標CA-125,利於早期發現卵巢癌蹤跡。 -
癌症基因庫加速精準醫療! NGS納健保適用19種癌別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349「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由跨部門、跨機構的合作,透過全方位的基因檢測和智慧化分析為醫師提供精準的臨床醫療決策支持,收案癌別包含肺癌以及5大消化道癌症。計畫同時成功建立台灣首個本土臨床基因組數據庫(CGDB),期能累積真實世界數據加速未來藥物的開發和核准流程。 -
NGS檢測19癌別5月起納健保 估每年將有2萬多人受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584衛生福利部公告新增「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自113年5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中央健康保險署預估,每年約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挹注經費約3億元,接軌癌症精準醫療趨勢。 -
預防乳癌可從改變飲食習慣做起 醫授3招助你降低風險
癌症新知 / 乳癌6956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我國現行的乳癌篩檢政策,鎖定了45至69歲這類族群,因為這是最容易遇到乳癌的年齡層。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乳房外科主任黃裕閔表示,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養攝取均衡和適度運動,可降低乳癌風險。 -
過半女性未定期乳癌篩檢! 調查:9成認為應下修年齡
癌症新知 / 乳癌3666乳癌長年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更為婦女常見死因第2名,且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皆逐年緩升,是大家顯而易見卻視而不見的「粉紅灰犀牛」。因此,在3月「婦女月」的尾聲,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特別於27日舉辦「粉紅灰犀牛來襲 乳癌認知及議題態度調查」發佈記者會,公布史無前例針對國內女性及病友的雙軌調查研究,並提出廣篩早治、生育保存、心理支持等6大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