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EGFR基因
-
晚期肺腺癌別放棄治療 標靶藥物接力使用現生機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938陳崇裕說明,確診肺癌後,病人必須先做基因檢測,依據基因突變種類表現,例如,EGFR、ALK、ROS1等,進行「個人化」且「精準」的治療方式與組合。臨床觀察,超過5成以上肺腺癌屬EGFR基因突變,建議使用口服標靶藥物,腫瘤反應率相當高,腫瘤縮小的比率甚至可以超過8成。不過,不管使用第1線或第2線標靶藥物,平均1年之後,都會出現抗藥性,腫瘤復發或轉移,如果接力使用第3代標靶藥物,就能延長治療時間。 -
台灣肺癌發生率高於全球 其中確診人數尤以女性為多
癌症新知 / 肺癌3441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醫師指出,雖然國內吸菸率逐漸降低,然而廚房的油煙、路上的廢氣、PM2.5和致癌工作環境等,都漸漸成為肺癌罹患的主因,讓人防不勝防,尤其在女性因為家庭角色的關係,常處於致癌因子的環境,如廚房油煙、密閉室內的二手菸等,造成許多女性和非吸菸者近年來肺癌發生率增加。 -
肺癌免疫療法現生機 提高末期患者存活率
癌症新知 / 肺癌3385台北榮民總醫院顧問醫師蔡俊明教授表示,肺癌死亡率高居不下的主因在於傳統化療副作用大,標靶藥物又會出現抗藥性,晚期癌友等於無藥可用,免疫療法的出現,確實造福了許多癌友。 -
肺癌不可逆標靶藥物 針對EGFR突變患者療效佳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30這項不可逆標靶藥物目前以新藥查驗登記為目標,進行第三期臨床研究分別為: LUX-Lung 3 及 LUX-Lung 6,其中全球臨床研究LUX-Lung 3部分,由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楊志新教授擔任研究總主持人。 -
環境煙塵污染日趨嚴重 肺癌人數攀升
癌症新知 / 肺癌222911月17日為世界肺癌日,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於今日邀集國內肺癌權威專家共聚一堂,為國人分析肺癌威脅及基因、環境與生活習慣等肺癌發生的危險因子,呼籲民眾早期檢測、正確醫療、戒絕菸害,才能遠離肺癌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