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O型
-
產檢驚見胎兒溶血症 侯佩岑提早剖腹生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531國內產科權威李茂盛教授表示,新生兒溶血症問題並不常見,致病原因多且複雜,主要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同而產生抗體,少部分個案病情相當嚴重,透過產前仔細診斷,就能及早處理。
-
O型人心臟病風險低? 做好生活保健較實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30荷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的Tessa Kole表示,根據調查,以冠狀動脈疾病的心臟病或心絞痛發作比例來說,非O型血型的770,000人,也就是A、B或是AB型的人的發病比例為1.5%;O型血型的人大約有510,000人,發病比例是1.4%。另外以心血管疾病來說,非O型血型的708,000人,發病比例是2.5%;O型血型的人則是2.3%。 -
寶寶背帶挑選原則 保護骨骼健康發育最重要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064新生兒關節面軟骨較厚,兩側韌帶的伸展性大,所以活動範圍較成人大,也讓幼兒骨頭不易折斷,但相對地關節的穩固性差,較脆弱,在外力作用下就易脫位,或發生彎曲、變形。 -
肩頸背痠痛莫大意 長期骨骼軸線不良難醫治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38成大醫院骨科部醫師李佳龍表示,有O型腿、X型腿、駝背或肩膀一高一低等情況的人,是屬於外觀上明顯的骨骼軸線變形者,而較輕微的變形則不易看出,也是最常被忽略的問題。他舉例,一般人正常站立時,頸椎彎曲0度、承重約5公斤;低頭使用3C產品時,頸椎輕微彎曲15度,承重增加至11公斤,如低頭幅度達60度,則頸椎承重會加重至27公斤,長時間如此會使得椎間盤退化、神經與關節發炎。 -
中老年少爬山爬樓梯 降低關節磨損風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359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翁佩韋提醒中老年人,盡量少爬山、爬樓梯以及做負重運動,以減少關節磨損,平常可以多走路,最好一天走路運動一小時,讓關節儘管活動,減少退化及痠痛等症狀。 -
高齡老翁換關節 樂活人生重新起步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97臺北醫學大學骨科臨床教授暨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陳健煜表示,60歲以上民眾,有八成飽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許多人長年忍痛,關節彎曲變形,撐著X型腿、O型腿,勉強行走,或仰賴輪椅代步,生活大受影響。 -
O型腿寸步難行! 體重過重導致退化性關節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18中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吳濬哲表示,造成退化性關節炎主要是因為膝蓋軟骨磨損,導致骨頭與骨頭的直接磨擦而產生疼痛,至於軟骨為何會磨損?除了與遺傳基因有關,也和老化、過度使用、體重過重有關。 -
大雨不斷 血庫低於安全存量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466月14日是「世界捐血人日」,今年活動主題為「安全的血液挽救母親生命」。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各國,除了醫療用血100%由自願無償捐血供應之外,應即時為孕產婦提供安全血液及血液製劑,以降低孕產婦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