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PM2.5
-
研究指出居住環境PM2.5濃度高 罹患青光眼風險增6%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59英國倫敦大學眼科醫學院、倫敦Moorfields眼科醫院的博士Paul Foster表示,研究人員分析了全英國11.1萬餘人,在2006年至2010年間曾接受眼科檢查的數據。從研究中發現,青光眼是不可逆的失明主因,而居住在懸浮微粒較多或PM2.5濃度較高地區的人,得到青光眼的風險至少高出6%。 -
掃地機器人恐增室內PM2.5濃度 學童氣喘過敏風險多5倍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280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攜手執行2019年「室內環境品質健康危害因子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計畫」,結果發現,吸塵類產品啟動時引發的PM2.5空汙紅害,恐增加學童氣喘過敏風險近5倍。 -
沙塵伴隨東北風襲台 全台空汙亮警戒紅燈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498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受到中國內蒙地區揚起沙塵將伴隨東北風逐漸影響中南部地區,到了傍晚,中部以北地區空氣品質才會逐漸趨緩。至於南部地區,因位於下風處,風速較弱,恐有汙染物累積,空氣品質也會變差。 -
國人肺腺癌發生率逐年增加 高屏地區比北部地區多15倍
癌症新知 / 肺癌3088研究團隊分析,台灣近半世紀空氣品質,北北基至桃園地區逐年改善,原因為工廠外移、大眾運輸系統建立。反觀高屏地區,因石化工業發展,空氣品質逐年惡化,北部與高屏的大氣能見度走勢於1993年呈黃金交叉,不到20年,南北肺腺癌發生率走勢也出現交叉。 -
6大交通PM2.5濃度暴露 以捷運居首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98研究團隊發現,捷運為PM2.5汙染冠軍,夏季捷運暴露濃度為大氣環境1.68倍,冬天汙染情況稍好,為大氣環境1.4倍,均為居6大交通工具之首。至於第2名則為機車,不管是夏天或冬天皆然,夏天暴露濃度為大氣環境1.4倍,冬天暴露濃度為大氣環境1.18倍。 -
台灣肺癌發生率高於全球 其中確診人數尤以女性為多
癌症新知 / 肺癌3442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醫師指出,雖然國內吸菸率逐漸降低,然而廚房的油煙、路上的廢氣、PM2.5和致癌工作環境等,都漸漸成為肺癌罹患的主因,讓人防不勝防,尤其在女性因為家庭角色的關係,常處於致癌因子的環境,如廚房油煙、密閉室內的二手菸等,造成許多女性和非吸菸者近年來肺癌發生率增加。 -
新型態出租住宅 提供退休銀髮族高品質生活需求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0新光人壽董事長吳東進認為,高齡者在食、衣、住、行、育、樂6大民生需求之外,更應重視「醫」的部分。新光人壽為滿足國人對於退休後高生活品質的需求,延續過去商務住宅(Serviced Apartment)成功開發的經驗,特別規劃全齡化健康樂活長期出租住宅,其中新板傑仕堡將於108年年中完工,屆時可提供市場上符合樂齡者貼心設計之居住空間及服務內容。 -
破除國人過敏迷思 想改善應從「腸」計議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91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暨大數據中心主任謝邦昌教授指出,統計近3年來過敏成因以「吸入型過敏」為主,3大常見過敏原分別是:塵蟎、家塵、空氣懸浮粒子。另外,劇烈氣溫變化雖然並非過敏原,卻是誘發過敏症狀的重要影響因子,尤其季節交替時更要多加注意身體狀況,以免過敏症狀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