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PVC
-
年菜吃不完放保鮮盒 非PVC塑膠就沒有塑化劑危險?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25食藥署表示,不是每種塑膠都會擺放塑化劑,嚴格來說聚氯乙烯(PVC)由於質地比較硬,需要使用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塑化劑),其他塑膠製品不一定會添加塑化劑,不需要太擔心;然而市售塑膠產品常傳出標示與實際不符案件,當中不乏國際大廠,專家建議最好避免使用塑膠食器。 -
感熱紙收據含雙酚A 避免汙染專家教你這樣做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13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李俊璋指出,在生活環境中,到處都有化學物質,如何和平相處,看懂怎麼吃、怎麼用,可是一門學問。李俊璋說明,生活中的毒物劑量逐漸累積,一旦負責代謝活化的肝臟等無法負荷,身體就會生病,因此,在飲食上應該遵守「安全容許量」,才能減少毒物累積。 -
塑膠環保食器新規範 7月起須清楚標示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181自106年7月1日起製造的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只要與食品接觸面的地方含有塑膠材質,就須依食安法第26條標示,且須讓消費者了解產品適用於那些食品、為重複性或一次使用等資訊。 -
視力退化隱形殺手 慎防黃斑部4大病變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359「黃斑部病變被喻為視力的隱形殺手」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林仲表示,黃斑部就在視網膜中心,為眼球視野最佳位置,主宰著中心視力,具有辨別物體清晰度及顏色等功能。 -
避免塑化劑污染 寶寶別爬塑膠地墊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682011年爆發運動飲料起雲劑添加塑化劑事件,塑化劑陸續被發現添加在多項食品和飲料中,被不知情的民眾吃下肚,事實上,塑化劑污染不僅於飲料、食物、保健食品膠囊,該項研究發現,日常生活上常接觸到塑膠製品,才是真正禍首。 -
濫用轉骨偏方 當心性早熟長不高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928聶美華中醫師表示,每逢開學後,就有不少擔心孩子長不高的家長,憂心忡忡地帶著孩子前來問診,但大部分被帶來的孩子,其實並非罹患「矮小症」,只是發育情況較慢,這時如果服用來路不明的轉骨偏方,很可能會導致性早熟,反而長不高。 -
PVC醫療用品藏塑化劑 長期使用危害健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70地球公民基金會台北辦公室主任李怡蒨表示,環保署將七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列為第一、二類毒性化學物質,衛生署則比照歐盟訂定了其中五種塑化劑的每日耐受量「參考值」,但衛生署卻未能根據這參考值,管制塑化劑(尤其是DEHP)在醫療用品或食品包裝上的使用。 -
知名賣場食品容器 五項違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120讓人意外的是,違規產品都來自知名賣場,惠康百貨共有3件不合格,包括免洗塑膠碗、微波用杯子、綜合塑膠餐具。2件來自大潤發,違規產品都是透明餐盒。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處長陳立奇指出,調查發現,市場流通性大且民眾比較容易接觸到的食品容器具為PP(回收辨識碼5號)產品,共計90件,數量最多,產品類別包含塑膠容器、蓋子及塑膠類製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