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T細胞
-
癌症控制新選擇 免疫細胞治療幫肝癌患者降低死亡風險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37癌症蟬聯國人10大死因第1名已長達40年,每年奪走約5萬條人命。陶聲洋防癌基金會陳光耀董事長指出,癌症標準化治療發展至今,仍缺乏兼具精準、副作用低且控制率佳的治療選擇。而將人體相容性高的免疫細胞應用在癌症治療上,近年來已被認為是癌症控制的新契機。記憶型T細胞的免疫細胞治療已取得美國FDA肝癌孤兒藥資格審查,更於今(2022)年在台灣獲得臨床研究資格,接軌美國在台對肝癌患者進行收案,目前已有院所簽約完成,部分院所衛福部已審查通過,共計將有13家醫院合作收案。 -
12月有望開放喜宴「逐桌敬酒」? 羅一鈞提3考量基準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12我國本土疫情趨緩,衛福部長薛瑞元今(10)日上午透露,年底可能開放宴席逐桌敬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可能會與口罩鬆綁一起討論,同時透露3大指標。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解封程度的觀察3大重點是疫情走向確實下降,以及醫療量能充裕,最後是長照機構的陽性率下降。首先將先從室外先開放免戴口罩,目前指揮中心內部仍須先檢視醫療量能與長照機構的陽性率,每週評估後就會報告實施時間。 -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近百萬人接種 疫情降量體溫可能撤除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48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從9月24日開打至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說明目前共累計有100多萬人接種,台中的接種率最高,占可接種人數10.7%。另外,有關選舉日的居隔者投票議題,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將在投票前調整防疫措施,讓所有人都能投票。另外社區的防疫措施,例如體溫計是否撤除,王必勝表示正在徵詢專家意見。 -
讓肌肉成為免疫調節器官 醫師提醒「運動增肌」抗百病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932與病毒共存已是全球因應疫情的趨勢,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流感疫情,以及10月13日大開國門的時刻,讓你的肌肉也成為免疫調節器官吧。 -
重複感染免疫系統變差? 羅一鈞:非針對Omicron研究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424國內有醫師引用文獻提到,如果重複確診,將使免疫系統持續弱化,且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22)日表示,現在流行的Omicron變異株以輕症居多,長新冠偏少,且MIS-C等免疫系統風暴的機率也低於先前其他病毒株。 -
壓力大老得快! 中老年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助減壓抗老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899研究證實,壓力會降低免疫功能、造成炎症反應,而這兩者都與「增加罹病風險」與「老化」有關。不過只要改善飲食、養成運動習慣,就能緩解與壓力有關的免疫老化,是最有力的養生指標。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許多老年人不愛活動,但如果越少活動,老化速度就會越快。建議多多鼓勵,從簡單的運動開始做起,避免因感受到壓力和挫折,而排斥活動。盡量改善長者的飲食和運動行為,只要增加他們的愉悅感,就能減低身心壓力,進而延緩老衰、降低染疫風險。 -
一箭雙鵰!國衛院抗癌新藥 抑制癌細胞兼活化免疫細胞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538癌症為國人10大死因之首已經有40多年,近期標靶治療成了新興療法,癌細胞卻持續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並改變腫瘤微環境,逃脫免疫系統監控,癌症免疫療法因而誕生。目前的癌症治療法,不能同時抑制癌細胞與調節腫瘤免疫微環境,合併使用不同類型的標靶抗癌藥物,雖然可增強抗癌效應,協同及加成抗腫瘤與免疫調節效應。但因藥物相互作用改變,經常導致拖把的副作用,並影響藥物吸收與代謝。 -
全台首例!台大CAR-T細胞治療 10歲白血病童獲新生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607台灣1名女童透過CD19 CAR-T治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成為全台首例!台大醫院在今(14)日為亭亭歡慶重生,當時因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住院治療,現已完全康復。亭亭於6月過10歲生日,現在正在討論圓夢計畫,希望能看到她最喜歡的《鬼滅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