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The Lancet
-
台大與高端研發國內首支腸病毒疫苗 2月大嬰兒也能打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45長期帶走不少幼童生命的腸病毒,將有疫苗能夠防重症!台大醫院表示,由台灣自主研發的腸病毒71型疫苗,能預防2個月到6個月大的嬰幼兒感染腸病毒帶來的重症。 -
聽損加速大腦退化恐增失智風險 45歲以上把握聽力篩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83知名醫學期刊《刺絡針》(The Lancet)2017年報告發現,在失智症9大風險因子中,名列第1的是45歲到65歲的聽力受損,佔9%,其次為抽菸5%、憂鬱症4%。 -
騎單車好處多! 心臟病、癌症和死亡風險都低於開車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31英國劍橋大學的Richard Patterson和倫敦帝國學院的Anthony Laverty指出,眾所周知,有許多人都沒有足夠的運動,這與全球每年320萬至530萬人的死亡有關。而我們知道,運動對健康有益,包括能夠降低罹患心臟病、第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甚至是憂鬱症的風險。 -
混打AZ與BNT副作用風險最多增41% 保護力仍待研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661新冠疫苗話題在台灣不斷討論度極高,不論是郭台銘計畫購買輝瑞BNT疫苗,或中央流行指揮中心購買的牛津AZ或莫德納,一直都有人再探討,如果不同平台疫苗混打會發生什麼事,英國牛津大學副教授Matthew Snape研究發現,混打疫苗副作用風險大增,研究論文刊登在醫學期刊「The Lancet」中。 -
確診新冠肺炎後康復仍有風險! 3成患者出現精神疾病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66《柳葉刀期刊》(The Lancet)發表的1項分析發現,在美國超過3分之1的COVID-19確診者,在感染後6個月內出現了與COVID-19病毒相關的精神疾病及神經系統疾病。 -
英國新冠變異株全球擴散最廣 羅一鈞:AZ保護力達7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81華航機師不斷傳出新冠確診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曾指出,華航因排班因素機師疫苗施打率低,華航工會理事長劉惠宗也在媒體上說,華航員工難免擔心血栓疑慮,也對有較重副作用後能否工作有疑慮;今(25)日指揮中心強調,牛津AZ疫苗對英國變異病毒有效,即便感染體內病毒量也比較低。 -
黃豆製品取代肉類減少碳排放 植物性食物愛地球更健康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939為了解決地球暖化,國際刺胳針委員會(The Lancet)提出「植物性食物為主飲食」,強調「讓你的下1餐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不但能大幅減少碳排放,還有益於健康。 -
感染新冠肺炎不只肺部受害 部分倖存者恐受精神疾病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11研究作者之一、牛津大學的精神病學教授Paul Harrison表示,根據他們的研究發現,大約有20%的COVID-19患者,在確診之後90天內回報他們罹患了精神疾病,更進一步發現,65歲以上確診的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沒有感染COVID-19的人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