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母親
-
蚊蟲叮咬是日本腦炎主要傳染途徑 建議接種疫苗可預防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617日本腦炎僅被具有感染力的病媒蚊蟲叮咬後才會感染,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傳播媒介,並不會直接人傳人。根據疾管署公布資料,該疾病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5至10月,病例高峰通常出現在6至7月。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大部分無明顯症狀,約有小於1%的感染者會出現臨床症狀,最常見的是急性腦炎,而致死率約20%至30%,存活病例中約30%至50%出現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 -
生產不再像「卡車壓過」 疼痛指數1分也能「自然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145蕭國明表示,以往無痛分娩流程,必須等待子宮頸擴張至4指左右,才能夠使用硬脊膜外麻醉,當子宮頸全開準備生產,就要停止麻醉,讓產婦恢復痛感,能夠腹部用力產出嬰兒,原本用意在於,讓產婦能有痛覺,加上能夠出力,比較容易讓孩子出生,但在臨床經驗來看,生產過程都麻醉,也不會明顯提高風險。 -
子癲前症易誘發生產死亡 7大高風險產婦應接受篩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210洪泰和表示,子癲前症指的是懷孕20周以後出現高血壓,同時合併蛋白尿或肺積水、上腹痛、肝腎功能異常、血小板低下,嚴重頭痛或視力模糊等症狀,這些症狀在生產後就會緩解。 -
新生兒第1次排出的胎糞細菌量 可以預測寶寶肥胖風險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648此研究總共追蹤了212名新生兒,研究結果發現部分孩子3歲就出現體重過重的情況,而他們的胎便中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 phylum)的比例比一般孩子更高(29%比15%)。 -
孩子喝母乳竟比同齡瘦小? 缺少這2大營養素是關鍵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039結果顯示,純母乳餵養超過4個月的孩童,在1歲過後雖然成長曲線大多在標準範圍內,但身高落在低標的比例卻較高。抽血結果顯示,純母乳餵養的孩童在1歲時,缺鐵性貧血機率高達34%,是混合餵養孩童的9倍,而維生素D不足的比率為60%,是混合餵養孩童的6倍。 -
孕媽咪別忘體重控制 準媽媽孕期過胖恐影響胎兒腦發育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929研究是由紐約大學Grossman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這項研究將身體質量指數(BMI)與大腦前額葉皮質和前島的變化聯繫在一起,腦部這2個區塊是影響人類決策和行為的關鍵,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自閉症和暴飲暴食有關。 -
懷孕禁忌多準媽咪如何適從? 婦產科醫師告訴妳真相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123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傅佩德表示,會建議在懷孕中後期採用左側臥姿,是因為下腔靜脈接近身體的右側,隨著懷孕周數增加,子宮愈變愈大,當平躺或右側躺時,子宮較容易壓迫到血管,影響血液循環。 -
分娩前適度運動增強母乳保護力 讓孩子贏在健康起跑點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849這項新型研究分析了母乳是如何幫助孕婦,將健康的養分輸送到寶寶身上;研究人員希望這些發現能夠協助新產品的研發,保護孩子免受終身疾病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