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飲食西化影響 攝護腺癌好發年齡層下滑

2035
【NOW健康 黃于庭/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
▲台北榮總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圖中)認為「癌症等同慢性病」,新藥、新治療讓更多晚期病人,尤其年齡偏高的攝護腺癌病人,可與癌症和平共處。
fiogf49gjkf0d

66歲林先生,7、8年前就有頻尿困擾,習慣服用成藥,但並未就醫;不料,2年後出現血尿,就醫確診攝護腺癌,且淋巴轉移,與妻子相擁而泣。歷經手術、放療、荷爾蒙療法及化療後,攝護腺癌PSA指數恢復標準。他認為,現在完全不覺得癌症可怕,只要控管PSA就好,生活可以自由自在。

三軍總醫院教學副院長查岱龍表示,早期攝護腺癌病人的十年存活率高達95%,晚期攝護腺癌則低於20%,隨著飲食西化,年輕攝護腺患者越來越多,曾收治38歲第二期患者。建議40歲以上男性應該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治療。

查岱龍提到,攝護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忽略,甚至即便是骨轉移、或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上千,遠遠超過標準值4ng/ml,但許多患者仍然沒有感覺。門診發現,台灣男性往往等到疼痛或出血,才發現代誌大條,勉強就醫。

台北榮總一般泌尿科主任張延驊指出,晚期攝護腺癌病人須全身性治療,最主要治療為荷爾蒙療法,然而大多數病人約在18至24個月的治療後,荷爾蒙治療也失效。近年來已可改採化療藥物歐洲紫杉醇,及抑制雄性激素等新藥。

以林先生為例,2年多前因為一直咳嗽,檢查發現腫瘤轉移肺部,試用新藥雄性激素接受體訊息傳遞抑制劑,效果良好。今年8月因為藥物效果停滯,開始化療。而近兩年台北榮總等臨床顯示,不少未接受化療的晚期攝護腺病人,使用新藥效果佳,且幾乎未見副作用,多可維持極佳的生活品質。

「癌症等同慢性病」張延驊認為,新藥、新治療讓更多晚期病人,尤其年齡偏高的攝護腺癌病人,可與癌症和平共處,只要定期追蹤、穩定治療服藥,仍可以維持極佳的生活品質。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