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巴金森症特有的危險基因

721
【台北訊】

華人巴金森症特有的危險基因 
  巴金森氏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神經學退化症之一。患者會有顫抖、僵硬及動作緩慢的運動性功能障礙,最終會造成生活上的失能、無法行動。產生巴金森氏病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但是陸續已有多個基因被發現會引起家族性的巴金森氏病。

  近日台大醫院巴金森中心團隊與國內外神經學者,包括美國梅約醫學中心、長庚醫院、國泰醫院、新加坡醫院以及日本順天堂大學共同合作,在1079個血統為華人漢族的巴金森症病人及907名正常人的基因研究,發現在LRRK2基因上R1628P多型性變異的人得病的機率會較正常人增加兩倍,研究團隊預估約每一百個華人會有三個有此變異點。有趣的是在日本的巴金森患者中並沒有這個變異點,代表此突變發生在中國與日本種族分離之後。這是以前沒有被重視的突變點。吳醫師表示這個基因變異點可能源自於2500年前的中國漢民族共同祖先,傳給後代子孫。這是繼本團隊在發現第一個LRRK2基因變異點G2385R與華人漢族巴金森氏病之發病有關聯之後的另一項重要新發現。

  LRRK2在2004年底被發現,為第三個導致顯性遺傳巴病的致病基因。LRRK2基因座落在第十二對染色體上,根據過去西方國家的統計,在具有顯性遺傳巴病家族史的病人中有5-8 % 被發現有LRRK2 基因的突變,但若是不具有家族遺傳史的偶發性巴金森氏症病患中,LRRK2基因的突變率為0.4 -1.6 %,因此,LRRK2 基因可說是目前引起顯性遺傳以及傳統老年型巴金森氏症病患最重要的ㄧ個基因;除此之外,LRRK2臨床重要性在於LRRK2 基因突變病患的臨床表現和典型的偶發性巴金森氏症病患幾乎無法區分,病患的平均發病年齡在50-60歲。在白種人的研究中已經發現,LRRK2基因上的某ㄧ突變點G2019S為白種人中好發,在亞洲人G2385R是獨特的巴金森氏症疾病的危險基因,並且可能源自於4500年前黃帝時期的漢族。

  只有百分之十的巴金森氏症的患者有強烈的家族病史,然而台大醫院巴金森中心團隊致力於研究其他百分之九十屬於偶發性的患者的基因變異。在2005年發現LRRK2基因與家族性或偶發性的病患都有關聯性,而且在不同的變異點都會導致相同的疾病。有些看起來像是偶發性的病患,可能是一代傳一代當中有些世代並沒有發病,所以被認為不是家族性的遺傳,且因為變異點的年代追溯久遠,因此可視為這些帶因者彼此都是遠親。

  巴金森氏症最近的研究在LRRK2基因上已發現了七個變異基因點,其與疾病的相關強弱不一,並不是決定性的直接造成巴金森氏症,但會增加疾病的發生風險。吳醫師及其團隊認為巴金森氏症與某些基因危險因子有關,幾千年幾百年後一代傳一代,加上與環境產生交互作用,加成的結果,在先天上對疾病有易感受性,導致疾病的發生。G2385R變異點比R1628P變異點更普遍,且在日本及華人都有發現,這也解釋了G2385R突變比R1628P早了2000年的原因。

  這些變異點的發現可以讓科學家更了解巴金森氏症的致病機轉,尤其在不同種族的差異性,為將來治療開立一個新契機,針對不同種族的患者設計不同的治療方法。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