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痔」難申? 得痔瘡竟變「小白臉」!

1750
【NOW健康 陳怡君/台北報導】

有「痔」難申? 得痔瘡竟變「小白臉」! 
  現年62歲的病患劉先生,因為退休前的工作常久坐,造成痔瘡問題復發,拖了四、五年後,內痔問題已經達到第3度,痔瘡出血造成的嚴重貧血使他臉色蒼白,被同事稱為「小白臉」,還容易頭暈、走幾步路就覺得喘,嚴重影響健康與生活。

  花蓮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及台電診所主治醫師糠榮誠表示,約有10-20%成年人的痔瘡病變問題是需要接受治療的,治療方式可分為手術及非手術,早期第1、2度的痔瘡,多可以用非手術方式治療,或配合飲食習慣改善解決,但許多患者像劉先生一樣,初期發現症狀卻不及時接受專科治療諮詢,甚至一拖數十年,變成第3、4度痔瘡,出血導致貧血或是疼痛難忍才就醫,此時可能因為病情嚴重,而需面對手術治療。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及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莊捷翰表示,傳統痔瘡切除手術可用於治療中重度內痔及外痔,且治療效果不錯,但傳統手術在民眾認知上,幾乎與「疼痛」兩個字掛上等號,加上傷口的癒合期較長,讓許多患者不敢接受手術的治療。

  上述的案例人物劉先生曾經接受過傳統手術的痔療,當時術後產生的可怕疼痛,讓他餘悸猶存,此次痔瘡復發,在經過糠榮誠醫師說明後,劉先生選擇接受新型痔瘡環狀切割手術(PPH)治療,以特殊的環狀吻合器,切除內痔並將外痔往上拉提約,同時切斷外痔血管供應,使外痔於術後逐漸萎縮,達到治療目的。

  因為環狀痔瘡切割手術只切除內痔,故可將疼痛度降至最低,因此劉先生在此次術後感覺不到傷口位置、也不覺得疼痛,在麻醉藥效退後,即可下床行走,隔日便出院返家,健康自在的享受退休後的生活。

  莊捷翰醫師表示,臨床發現,近兩、三年來,新型環狀痔瘡切割手術的接受度有明顯的提昇,雖然患者需自費負擔耗材費用,但與傳統手術相較而言,傷口疼痛度低、癒合速度快,安全性高而且恢復期短,因此幾乎不會對工作、生活造成影響。

  除了接受治療諮詢外,民眾也應該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維持均衡的飲食習慣,多吃蔬果、五穀類食物,每日攝取足夠的水份,還要有規律的排便習慣,如廁時間不宜過長,便後可以溫水坐浴清潔,此外,每久坐一段時間,就該起身走動,如能有固定的運動習慣更佳,不用再擔心有「痔」難申。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